2016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名著分析之外国文学史(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名著分析之外国文学史(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一) . .... 2
2016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名著分析之外国文学史(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二) . .. 15
2016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名著分析之外国文学史(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三) . .. 27
2016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名著分析之外国文学史(加试)考研复试题库(四) . .. 42
2016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名著分析之外国文学史(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五) . .. 55
一、名词解释
1. “长河小说”
【答案】“长河小说”是20世纪初欧洲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深入和发展。“长河小说”得名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他在这部小说第7卷的序言中写道:“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长河小说以多卷本的方式,或者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或者通过一两个家庭的变迁,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长河小说的代表之作,此外,《悲惨世界》、《人间喜剧》、《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等都可算作长河小说,它们线条清晰,具有长河那样一气呵成绵延万里的特点。
2. 批判现实主义
【答案】批判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国的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其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 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3. 连歌
【答案】连歌是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日本的“歌”着重文句的堆砌和趣味。文句的堆砌讲
,究附句的巧妙衔接,其中最典型的,首推“连歌”连歌最初是一种由两个人对咏一首和歌的游戏,
始于平安时代末期。连歌作为和歌的余兴而盛行于宫廷,后又广泛流行于市民阶层,成为大众化的娱乐项目。日本连歌的集大成者是二条良基和宗祗。连歌的第一个特征是集体创作,即每一句都必须与别人的上一句相衔接,其转折纯系偶然,因而需要作者具有一种随机应变的机智,同时也使得连歌能从凝滞的偏重感情的倾向中摆脱出来。连歌的第二个特征是即兴创作。
4. 《韵光》
【答案】《韵光》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全书分4章,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韵光》提出诗的主体是“韵”的理论,认为词的“暗示义”或“领会义”是“韵”的依据; “韵”是诗的灵魂,词和义不过是诗的“形体”。这在印度古代文论发展中是一重大突破。
5. 叶芝的“面具”理论
【答案】叶芝的“面具”理论是叶芝艺术创作和认识世界、理解自我的重要手段。他认为,人的智能再创造是外部命运的对立面,“而我所谓的‘面具’是出自其内在本质的一切的情感的对立面。”面具是情感的再创造,即反自我。叶芝认为自我只有找到且自觉地模仿反自我,人格才有可能发展完善,而且在此过程中才会有所创造。“假如我们不能想象自己与自己不同,尝试充当那第二自我的话,我们就不能给自己强加一条戒律,虽然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接受一套。因此主动的品德与被动接受一种规则不同,是做戏似的、有意识的表演、戴着面具。”
6. 意识流派
【答案】意识流派是指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派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尤其是人的意识流程,常利用心理时间来组织叙事,大量运用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追踪人的意识流程,展示人迷离恍惚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意识流小说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一度掀起高潮。40年代,经过意识流小说所锤炼的各种创作方法和观念仍然在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其代表作家有乔伊斯、伍尔夫、普鲁斯特和福克纳等。
7. 《抒情歌谣集》
【答案】《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合集。但其中柯勒律的诗仅有三首。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悟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 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 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8. 《驳圣伯夫》
【答案】《驳圣伯夫》是普鲁斯特的一部意识流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性的思辨,为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二、简答题
9.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如何表现命运的主题? 各自的艺术特点何在?
【答案】古希腊产生过许多悲剧作家,其中以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最具代表性。(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对命运主题的表现
在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中,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而三个人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就呈现了当时希腊人对命运的看法,以及这一观点的发展。
①埃斯库罗斯对命运主题的表现
埃斯库罗斯继承了荷马带有浓烈悲剧色彩的命运观,深化了古希腊文学一再强调的命运主题。他认为命运支配一切,人受到灭顶之灾是不可抗拒的,神要让一个人遭难,总会让他忘乎所以; 但他也看到,谨慎行为或许可以使人消除灾难。例如,他笔下的波斯国王塞耳克塞斯骄横跋启,最终兵败疆场; 阿伽门农狂妄自大,却为妻子所杀。这些悲剧表现了人类期望美好生活而走向反面,想不做恶而又不得不作恶,极度惧怕死亡而不得不堕入死亡的深渊,带有一种宿命色彩。而且这种宿命常常跟血脉的延续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剧了命运对人的控制力量。
②索福克勒斯对命运主题的表现
在索福克勒斯那里,命运被描写成一种巨大的力量,总在主人翁行动之前设下陷阱,使其步入罪恶的深渊。虽然命运不可抗拒,神秘巨测,但是人可以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抗争,而不是消极顺从。俄底浦斯王在和邪恶命运搏斗中遭遇到不可避免的毁灭,但他执著地抗拒命运、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更多地反映了人的主体性精神的高涨。
③欧里庇得斯对命运主题的表现
欧里庇得斯受到怀疑哲学的影响,将人性的缺点或邪恶跟命运的转变联系在一起,使其笔下人物在命运面前呈现出对自我命运发展的主体力量,例如美狄亚命运的转变源自伊阿宋的背叛,而美狄亚的报复则主动干预了自己命运的进一步发展。总之,以上三位悲剧诗人的创作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命运的看法,而因为他们各自创作的时间大致互相承接,刚好贯穿了希腊民主制度由建立、繁荣到衰落的发展阶段,其各自对命运的看法与表现,客观上反映了剧作家民主思想不断增强、主体精神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
(2)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对命运主题表现的艺术特点
①埃斯库罗斯对命运主题表现的艺术特点
埃斯库罗斯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使得戏剧冲突的双方都拥有了代言人,加强了对话部分,削弱了歌队的作用; 首创了三部曲的形式; 在演出技巧上也进行了不少改革,创造了舞台背景,运用华丽的服装,使面具初步定型化; 着重从独白、对话上刻画人物,描写巨人式的英雄形象。其悲剧风格庄严崇高,抒情气氛浓厚,但情节比较简单,人物性格缺乏发展。
②索福克勒斯对命运主题表现的艺术特点
索福克勒斯把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被誉为“悲剧艺术中的荷马”。《俄底浦斯王》和《安提戈涅》是其最杰出的作品。在悲剧艺术发展中,他增加了第三个演员,让歌队参与剧情,使悲剧冲突的表现得到更加深广的背景; 其悲剧结构完美紧凑,技巧娴熟; 着重从行动上刻画人物,描写理想化的人物。
③欧里庇得斯对命运主题表现的艺术特点
欧里庇得斯热心研究哲学,故有“舞台上的哲学家”称号,思想更具民主性。《美狄亚》和《特洛伊妇女》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欧里庇得斯着重从心理活动上刻画人物,不太关注戏剧结构; 关注女性命运问题,其剧作多以塑造女性主人公为主,流露出浓厚的女权意识; 现实针对性强烈,神话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