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预防医学科住院医师题库>职业卫生科题库

问题:

[单选] 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发生在()

A . 500~2000Hz
B . 1000~3000Hz
C . 2000~5000Hz
D . 3000~6000Hz
E . 4000~8000Hz

口服药中毒者,超过6小时不应考虑洗胃的是() 服药后进食大量牛奶或蛋清者。 砷中毒。 有机磷中毒。 乙醇中毒。 酚类或有肠衣的药片。 急性肺水肿吸氧时,可在湿化瓶内加入乙醇浓度是() 15%。 50%。 70%。 75%。 35%~50%。 局部振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皮肤感觉迟钝。 振动觉增强。 反应潜伏期缩短。 大脑皮质功能增强。 交叉神经功能抑制。 下列哪项不是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的方法() 清洗。 利尿。 吸氧。 透析。 血液或血浆置换。 声压波动小于3dB的噪声为() 机械性噪声。 流体动力性噪声。 高频噪声。 电磁性噪声。 稳态噪声。 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发生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高频听力下降(特别是在3000~6000Hz)是噪声性耳聋的早期特征。对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几种解释:
①认为耳蜗接受高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少且集中于基底部,而接受低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多且分布广泛,初期受损伤的是耳蜗基底部,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
②认为螺旋板在感受4000Hz的部位血循环较差,且血管有一狭窄区,易受淋巴振动的冲击而引起损伤,3个听小骨对高频声波所起的缓冲作用较小,故高频部分首先受损;
③共振学说:外耳道平均长度2.5cm,根据物理学原理,对于一端封闭的管腔,波长是其4倍的声波能引起最佳共振作用,对于人耳,这一长度相当于10cm,3000Hz声音的波长为11.40cm,因此,能引起共振的频率介于3000~4000Hz之间。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