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医学技术(士)题库>DSA成像理论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DSA基于()

A . A.数字荧光成像
B . B.超声波成像
C . C.断层成像
D . D.核素成像
E . E.模拟成像

女性,55岁,白带多,伴性交出血1个月,妇检:宫颈后唇直径3cm大菜花样赘生物,未累及阴道及宫旁组织,宫颈活检病理为鳞癌。术后病理证实双侧髂外淋巴结转移,应补充何种治疗() A.免疫治疗。 补加腹主旁淋巴清扫术。 补充化疗。 不需补充治疗。 补充体外放疗。 关于异丙嗪和哌替啶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异丙嗪增强哌替啶的呼吸抑制和镇痛作用。 异丙嗪降低哌替啶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增强其抗胆碱作用。 异丙嗪增强哌替啶的镇静作用。 异丙嗪增强哌替啶的镇静和镇痛作用。 异丙嗪能抑制哌替啶的组胺释放作用。 女性,47岁,门脉高压症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休克。经三腔管压迫后并发吸入性肺炎,已输血,应用抗生素。后病人出现鼻出血、瘀斑,查血小板50×109/L,纤维蛋白原1g/L,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4秒,副凝固试验阳性。应考虑病人的情况是()。 肝功能严重障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严重感染、毒血症。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大量输血后体内凝血因子被稀释。 硬膜外阻滞后血压下降合并心率减慢的原因有() A.心肌缺氧。 B.交感神经阻滞。 C.左心衰竭。 D.迷走张力增加。 E.术前用药的影响。 与非去极化肌松剂合用时能增强非去极化肌松剂作用的药物是() 硫唑嘌呤。 α-甲基多巴。 新斯的明。 氨基甙类抗生素。 葡萄糖酸钙。 DSA基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