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使凝集现象的出现,下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离心使复合物沉淀。 降低试剂的黏滞度。 用胰酶或神经氨酸酶处理。 适合pH。 电解质含量适当。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2岁,农民。自诉半年前曾因“胆痛”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1天前进食“肥肉”后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发热、寒战交替出现,在外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来院急诊。检查:神志清楚,痛苦面容,被动体位,皮肤巩膜轻度黄染,T38.8℃,P116次/分,Bp126/60mmHg。T管拔管的主要指征是()提示:病人接受了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现为手术后第14天,胆汁引流量每天约250ml,准备拔管。 A.病人无腹痛、发热。 胆汁色泽正常。 每天胆汁引流量500ml以下。 黄疸逐渐减轻。 夹管后无不适。 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 食欲好转。 大便颜色正常。
男,65岁,左腰部隐痛不适2月,CT平扫+增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平扫时可见左肾局部隆起,腹主动脉旁、肾门部有等密度的块影。 增强扫描可见左肾局部隆起病灶有不均匀强化。 腹主动脉旁、肾门部的块影与左肾内的病灶强化方式相同。 腹腔内未见积液,所示骨质亦未见破坏。 考虑为左肾癌伴肾门淋巴结转移。
肥达反应的原理是() A.直接凝集。 B.间接凝集。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沉淀反应。 E.补体结合。
女孩,3个月,以哭闹后青紫就诊。查:精神呆板,眼距宽,双眼外侧上斜,四肢短,肌张力低,心尖部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胸透心脏无扩大,腹软,肝脾不大。入院初诊为()。 先天性心脏病。 21-三体综合征。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苯丙酮尿症。 垂体发育异常。
患儿8个月,呕吐腹泻3天入院。烦躁、口渴。前囟明显凹陷。口唇黏膜干燥,皮肤弹性较差。尿量明显减少。血清钠135mmol/L。第1天补液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