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626中国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626中国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626中国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核心题库(二) . 18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626中国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核心题库(三) . 34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626中国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核心题库(四) . 50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626中国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核心题库(五) . 64

一、名词解释

1. 《日出》

【答案】《日出》是曹禺于1935年创作的一部四幕话剧,连载于《文季月刊》1936年1卷14期。讲述的是少女陈白露原是有才华、有追求的中学生,只因父亲病故,家道中落,被迫飘泊风尘,沦为高级妓女,混迹于上层社会,寄生豪富。她虽不甘堕落,却无力自拔。旧时恋人方达生正直、真诚,却又缺乏人生经验,他特地远道来访,劝说白露脱离风尘,偕同走向新生活。白露心有所动,无奈陷溺甚深,恐达生力不能及,故矛盾万分。后因营救孤女“小东西”失败,陈白露精神受挫; 而她赖以寄生的银行经理潘月亭又因公债投机破产,最后陈白露服药自杀。剧作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方法,将“多少人生的零碎”组成幅度宽阔的都市生活画卷,展示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市畸形生活与畸形人生,预不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结局。剧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冲突尖锐,悲喜剧融于一体:语言凝练、生动,潜台词丰富。

2. 论语派

【答案】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因刊行《论语》杂志而得名。核心人物为林语堂,代表作家有陶亢德、潘光旦、徐讦、周作人、章克标、邵询美等。自称是“性灵派”与“语录体”的继承者,以《论语》半月刊以及《人间世》半月刊、《宇宙风》半月刊(后改为旬刊)为阵地,与之相呼应的还有简义文主编的《逸经》和海戈主编的《谈风》等刊物。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曾受到鲁迅等作家的批评。

3. 《新月》杂志

【答案】《新月》杂志是新月社于1928年3月10日在上海创办的月刊。徐志摩、罗隆基、胡适、梁实秋等任编辑,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月社重新开始活动。杂志主要发表新月派诗人的作品和理论。1931年11月,新月社代表人物徐志摩机坠身亡,新月社活动渐衰。1933年6月,《新月》杂志出至第4卷第7期停刊,新月社宣告解散。

4. 《画梦录》

【答案】《画梦录》是何其芳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于1936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收录《墓》《秋海棠》《雨前》《黄昏》《独语》《梦话》等十九篇。内容多反映知识分子在黑暗现实中郁闷感伤的情怀,文笔优美,音调柔和,色彩绚丽,具有诗一般的意境。

5. 《空山灵雨》

【答案】《空山灵雨》是许地山惟一的一本散文集,也是“现代小品文的最初成册的书”。“空山灵雨”恰当地概括了许地山的写作风格一一质朴、清丽,又充满哲学和宗教的气息。“空”与“灵”的韵味境界,是《空山灵雨》在艺术上的独特造诣,其中不少作品都带着若隐若现、迷离徜恍的朦胧,洒脱超逸的语言蕴含着颇费咀嚼的玄理思辨,文章巧设比喻、隐喻,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构思,具有小说化的倾向,别有一番艺术魅力。

6. 第一次文代会

【答案】第一次文代会是指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共有正式代表和邀请代表824人,分别组成平津、华北、西北、华中、东北、部队、南方等代表团参加,实现了过去被分割在不同地域的作家和艺术家的“会师”。第一次文代会被当做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在对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与创作总结、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方向确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当代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展开方式和方针政策,制定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

7. 《湘行散记》

【答案】《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一个戴獭皮帽子的朋友》《桃源与沉州》等十一篇,均为作者1934年冬重返湘西时沿途见闻的纪实。这部散文集记述范围较广,作者赞美故乡人性美的同时,也暴露某些现实生活的黑暗面。作品将游记、散文、小说揉为一体,熔抒情、叙事和议论为一炉,文笔隽永秀逸,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8. 文学研究会

【答案】文学研究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文学团体。1921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等。不久,活动中心移到上海,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代用机关刊物。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的现实主义主张,要求文艺表现或讨论社会人生问题,关心人民的疾苦。会员遵循这一创作原则,写出一批“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要求。除创作外,还在新文学理论探讨一、外国文学译介诸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二、填空题

9. 周作人称____创作的小说《玉梨魂》为“鸳鸯蝴蝶派祖师”,张恨水的长篇小说____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

【答案】徐枕亚; 《金粉世家》

【解析】徐枕亚是近现代小说家,《玉梨魂》是其代表作。其小说不仅以哀感顽艳著称,而且也以骄四俪六之文体为其显著特点,对鸳鸯蝴蝶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

徐枕亚成为“鸳鸯蝴蝶派祖师”;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喷发,以一个豪门弃妇为贯穿线索,描写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锉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

10.金雯清是小说____中的人物,这篇小说的女主角是____。1935年,夏衍曾以她为女主角创作话剧____,这部话剧是当时左翼所提倡的____的代表作品。

【答案】《孽海花》; 傅彩云; 《赛金花》; 大剧场

【解析】《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清朝曾朴著。作者以状元郎金雯清与名妓傅彩云的婚姻生活故事为情节主线,将30年间重要历史事件的侧影及其相关的趣闻轶事,加以剪裁提炼,熔铸成篇。《赛金花》是夏衍所写的剧本,1936年11月由40年代剧社在金城大剧院首演。1935年春节以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左翼戏剧家联盟总结了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明确提出:“在战略上要开展建立剧场艺术的运动,扩大我们的影响,显示我们的力量。”于是,在1936-1937年间,以上海为中心,出现了“大剧场”演出的热潮,《赛金花》就是在此时上演的。

11.茅盾《蚀》三部曲是____、____、____。

【答案】《幻灭》; 《动摇》; 《追求》。

【解析】茅盾的《蚀》二部曲《幻火》《动摇》《追求》,以广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迅速、真实地反映了刚刚过去的大革命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着的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心理。

12.____提出了新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原则,并在创作中身体力行。

【答案】闻一多

【解析】为了创立“中国式”的新诗,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闻一多同时还强调“格律是艺术必须的条件,实在艺术自身便是格律”

13.翟秋白的____是一篇较早运用阶级分析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

【答案】《<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解析】1933年,瞿秋白编选了《鲁迅杂感选集》并作序,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从进化论向阶级论发展的鲁迅思想演变模式。

14.后期新月派诗人特别强调____以区别同时期中国诗歌会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叙事的偏重。

【答案】抒情诗的创造

【解析】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1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造,往往通过暗示和象征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