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环境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拮抗作用

【答案】拮抗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即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收减少或产生低毒代谢物等,使混合物毒性降低。

2. 植物修复

【答案】植物修复技术是指直接利用各种活体植物,通过提取、降解和固定等过程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消减污染物的毒性的环境修复技术。可以用于受污染的地下水、沉积物和土壤的原位处理。

3. 硫酸烟雾【答案】硫酸烟雾又称伦敦型烟雾,是指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

、湿度较高和日光较弱的气象条件下。颗粒物以及由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多发生在冬季、气温较低

4. 分配系数

【答案】分配系数是指在土壤一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着主要是溶质的分配过程(溶解),即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

二、简答题

5. 镉的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并简述镉对人体的毒性。

【答案】(1)镉的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

地壳中镉的丰度仅为20mg , 通常与锌共生,最早发现镉元素就是在

矿中。在

矿中含镉浓度最高,

所以炼锌过程是环境中镉的主要来源。在冶炼

的工业用途很广,

主要用于电镀、增塑剂、颜料生产、

时,

常将含镉量高达

含有少量镉。

(2

)镉对人体的毒性和时也会排放出镉。镉电池生产等。电镀厂在更换镀液的废镀液排入周围水体中。另外,在磷肥、污泥和矿物燃料中也

镉的生物半衰期长,从体内排出的速率十分缓慢,容易在体内的肾脏、肝脏等部位积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骨骼、血液系统等都有较大的损害作用,

还能破坏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镉对骨质的破坏作用在于它阻碍了钙的吸收,

导致骨质松软。

镉对肾脏的损害作用主要是由于其蓄积在肾表皮中导致输尿管排出蛋白尿。

镉是剧毒性金属,急性镉中毒会给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体征表现在高血压、肾损伤、睾丸组织和红血球细胞破坏等。

6. 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

【答案】排放到大气中的因为可催化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并举例说明。

破坏臭氧层的原理以及有关反应式如下:转变成如

和它们在波长为分解,使

紫外光照射下会产生

光解产生的可破坏

其机理为

总反应7. 大气中自由基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自由基的主要来源如下:

的重要来源,具体反应式如下:【答案】大气中(1)对于清洁大气的光解是大气中

(2)对于污染大气

如有和存在,它们的光解也可以产生具体反应式如下:

其中,的光解是大气中的重要来源。

三、论述题

8. 绿色化学的12条原理及特点。

【答案】绿色化学的12条原理及特点如下:

(1)预防

防止产生废弃物比在它产生后再处理或清除更好。

(2)原子经济性

设计合成方法时,应尽可能使用于生产加工过程的材料都进入最后的产品中。

(3)无害(或少害)的化学合成

所设计的合成方法应该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小的或没有毒性。

(4)设计无危险的化学品

化学产品应该设计为使其有效地显示所期望的功能而毒性最小。

(5)安全的溶剂和助剂

所使用的辅助物质包括溶剂、分离试剂和其他物品,当使用时都应是无害的。

(6)设计要讲求能效

化学加工过程的能源要求应该考虑它们的环境的和经济的影响并应尽量节省。如果可能,合成方法应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

(7)使用可再生的原料

当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原料和加工厂粗料都应可再生。

(8)减少衍生物

如果可能,尽量减少和避免利用衍生化反应。因为,此种步骤需要添加额外的试剂并且可能产生废弃物。

(9)催化作用

采用具有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比化学计量学的助剂要优越得多。

(10)设计要考虑降解

设计化学产品应使它们在功能终了时,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并不在环境中长期存在。

(11)为了预防污染进行实时分析

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分析方法,使其可进行实时的生产过程监测并在有害物质形成之前予以控制。

(12)防止事故发生的固有安全化学

在化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和物质形态的选择,应使其尽可能地减少发生包括释放、爆炸以及着火等化学事故的潜在可能性。

9. 阐述原位生物修复与异位生物修复的特点。

【答案】按照修复实施的场址的不同,可以将微生物修复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