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810中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其中“鲍参军”是指刘宋时期著名诗人_______。他的《拟行路难十八首》为一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庾开府”是指梁和北周大诗人庾信,他的骄赋名篇_______长约五千言,描述了梁朝败亡的历史和诗人自己的遭遇,堪称“赋史”。
【答案】鲍照; 《哀江南赋》
【解析】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其诗歌的突出内容是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其中充满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抗争精神,代表着寒士的强烈呼声,如《拟行路难》十八首。庚信的《哀江南赋》是作者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之作,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文字真实、凄惋而深刻。其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并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2. 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
【答案】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析】出自屈原的《离骚》。这句话意思是虽然现实黑暗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曲折遥远,但是,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3. 白蛇许仙的传说在明代被改编成《警世通言》中的著名小说_______。
【答案】《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解析】白蛇许仙的传说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时是以口头传播,后来经过演化又有厂小说,《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标志着关于白蛇传说的故事己初步定型。
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_______里的句子。
【答案】《师说》
【解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主要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
5. 公安派的创作主张是“独抒性灵,_______。”
【答案】不拘格套
【解析】在晚明文学领域,公安派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
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公安派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著名口号。推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
6. 被称为“南戏之祖”的元代作品是《_______》。
【答案】琵琶记
【解析】在南戏作品中,《琵琶记》以其耀眼的光辉,不仅照亮着当时的剧坛,而且笼罩着整部戏曲的历史。在元代,它是南北戏曲创作的殿军; 对明清两代而言,它是传奇的开山之祖。《琵琶记》代表了南戏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南戏之祖”。
7. 宋元小说话本文本大体由“入话’_______、“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答案】“正话”
【解析】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正话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作为结尾。
8. 关汉卿《救风尘》杂剧中所写的机智、老练且富有义气的妓女形象是_______。
【答案】赵盼儿
【解析】《救风尘》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主要写恶棍周舍骗娶红尘女子宋引章后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结义姐妹赵盼儿见义勇为,设计将宋救出。
9. 《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词的_______。
【答案】笙诗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
10.被王国维称赞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词作是纳兰性德写的《_______》。
【答案】纳兰词
【解析】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其词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己”
二、名词解释
11.宫体诗
【答案】宫体诗是指以南朝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是指一种讲求声律、对偶与辞采华美的轻艳靡丽之风,梁代时宫廷贵族不满足于山水的清音,而追求强烈的声色刺激。宫体诗创作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娱乐性质和对写实技巧的追求。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承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对唐代律诗的形成起过积极的作用。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以说是宫体诗的合集。直到“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宫体诗浮靡轻艳的创作风气才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12.明传奇
【答案】明传奇是中国早期戏曲剧种之一,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它是明代戏曲的主体,其繁荣标志着中国戏曲发展进入新阶段。传奇是宋元南戏发展到明代时的改称,主要指那些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明传奇在明代后期发展到辉煌时期,并形成“临川”与“吴江”两大流派。临川派以其领袖人物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得名,代表作家还有阮大铖、吴炳等,这一派注重传奇的文学性,讲究辞藻文采,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吴江派以其领袖人物沈璟是江苏吴江人得名,代表作家有吕天成、冯梦龙等,这一派注重传奇的音乐性和戏剧性,主张作曲“协律”,语言“本色”。在当时,吴江派的主张较占优势。
13.“结构第一”
【答案】“结构第一”是李渔戏曲理论的经典命题和核心观点。出自《闲情偶寄》,“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结构第一”包括“审虚实”“脱窠臼”“密针线”“戒讽刺”“立主脑”“减头绪”“戒荒唐”七个方面。李渔以自己多年的写剧经验和舞台实践,提出了“结构第一”的戏剧创作原则,表现出一种重视戏剧结构的审美趋向,对戏剧叙事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戏剧理论史上的重要转折。
14.浙西词派
【答案】浙西词派是清代前期最大的词派之一,影响深广。其创始者朱彝尊及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得此名。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暤日、沈登岸、龚翔麟。随着清朝统一全国,走向鼎盛,阳羡派悲慨健举、萧骚凄怨之声,渐成难合形势要求的别调异响,以朱彝尊等为代表的浙西词派顺应太平,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播扬卜下,绵亘康、雍、乾三朝。
15.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答案】“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特色的评价。蒲松龄吸收了唐传奇的优点,借用传奇的笔法和技巧,重视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故事情节曲折有致,描绘更加生动细腻,尤其是在妖神鬼狐的形象上,他们多具人情,偶尔又表现出非人的特点,虚幻情节和现实情节融为一体,使他们的形象千姿百态,个性突出。《聊斋志异》不仅标志着我国传统志怪小说及传奇的中兴,而且代表了文言小说的高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