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农业大学国际经济学,贸易理论与政策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进口偏向型增长

【答案】进口偏向型增长是指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进口产品生产能力提高的增长方式,表现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就是使得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产品。一国的经济增长意味着该国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该国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但不同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幅度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如果一国进口类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幅度超过了其他类产品,那么这种经济増长方式就是进口偏向型增长。

2. 私人储蓄

【答案】私人储蓄指社会公众或居民将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以后所余下的部分。在内容上,私人储蓄由个人储蓄和企业储蓄两部分构成。它是市场经济中投资活动的主要来源,因此是一国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进行私人储蓄的行为是典型的市场自主决策行为。所以,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理论(如储蓄动机、储蓄倾向、储蓄水平等)大部分是围绕着私人储蓄来展开的。由于私人储蓄可能大于或小于意愿的投资水平,因此政府需要采取宏观政策以公共储蓄进行调节,或引入国外储蓄进行补充。

3. 支持自由贸易效率

【答案】支持自由贸易的效率依据是指,关税会给小国经济造成净损失(如图中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损失来自于关税扭曲了该国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动因。但是,采用自由贸易政策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消除上述扭曲并增进整个社会福利。因此,一国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4. 美元化

【答案】美元化作为一种事实,它是指美元在世界各地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过

程,它是指美元在美国境外的货币金融活动中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政策,它是指一国或一经济体的政府让美元逐步取代自己的货币并最终自动放弃货币或金融主权的行动。美元化的上述三种含义简单地称之为事实美元化、过程美元化和政策美元化。

5.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 )

【答案】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是由欧盟15个国家中11国组成的货币一体化联合体,是战后40多年的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最终产物。从1957年的《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起,欧洲的经济和货币一体化踏上了一段不平坦的路。欧共体在1962年确定要建立货币联盟,于1970年制定了一个10年规划《沃纳报告》,但这一规划随布雷顿森林平价制度的崩溃而告吹。在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欧洲货币体系(EMS )于1979年建立,一个以稳定欧盟各国货币为己任的欧洲汇率机制(EMR )也开始运行。在又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欧盟各国于1991年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欧洲货币联盟的进程的三个阶段达成协议,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1995年12月,欧盟在马德里会议上确定第三阶段从1999年1月1日开始。在1999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

11个欧盟国家终于进入了创立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个阶段,后,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从这一天起,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欧元正式亮相,并将于两年后替代各成员国的货币,欧洲中央银行也在欧元区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职能。

6. 贸易协定

【答案】贸易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调整它们相互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其特点是对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规定得比较具体,有效期一般较短,签订的程序也比较简单,一般只须经过签字国的行政首脑或其代表签署即可生效。贸易协定的内容通常包括:贸易额、双方出口货单、作价办法、使用的货币、支付方式、关税优惠等。

7. 即期汇率

【答案】即期汇率又称“现汇汇率”,是“远期汇率”的对称,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当日或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时所采用的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和官方外汇牌价没有特别注明“远期”字样的,都是即期汇率。

8. 对市场定价

【答案】对市场定价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垄断势力的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上对相同的商品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销售的行为。对市场定价其实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在国际贸易中,对市场定价可以反映不同国家不同的市场需求状况,具有垄断势力的企业可以实施价格歧视,在需求缺乏弹性的国家收取较高的产品价格来弥补其生产成本。

二、综合分析题

9. 假设在一个只有两个国家的世界中,影响股票价格的唯一因素是货币政策不可预期的变动。在什么汇率制度下一一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一一国际资产交易中获得的收益更大一些?

【答案】在浮动汇率下,从国际资产交易中所获得的收益可能更大一些。两国经济模型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国内货币扩张将导致国内产出增加,而国外的产出下降。因此,在浮动汇率下,如果所有的冲击在本质上都是货币冲击的话,则两国国民产出(以及参与国际资产交易的两国公司的收益)倾向于呈现负相关。但是,在固定汇率下,如果所有的冲击都是货币冲击,则将呈现正相关。从风险角度而言,浮动汇率制带来的贸易收益可能更大。

10.在金本位制下,各国可能会为了在有限的世界黄金储备中扩大自己的份额而实行极端的货币紧缩政策。在储备货币本位制下,各国的债券可以完全替代时,这种情况会发生吗?

【答案】在金本位制下,一国货币紧缩,在其他国家不采取相同政策的前提下,会使该国的黄金储备增加。由于短期内受到世界黄金总量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国家同时成功地采取相同的政策。

在储备货币本位制下,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得该国利率提高,吸引国外资本流入,本币有升值压力。为了维持固定汇率水平,央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购入外汇资产,扩大本币供给量,央行的总资产不变,外汇资产的増加量等于国内资产的减少量。因此在储备货币体系下,所有中央银行能同时使得储备增加,因为央行在储备货币发行国债权增加情况下,同时导致本国对储备货币发行国居民债务的増加。

11.日本原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材料如粮食、石油。分析以下情况下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

a. 中东战争使得石油供应紧缺。

b. 韩国扩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加拿大和美国进行销售。

c. 美国的工程师建立了核反应堆以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

d. 俄罗斯农业歉收。

e. 日本降低牛肉和柑橘的进口关税。

【答案】日本是制造品(M )的出口国和原材料(W )的进口国,其贸易条件由世界制造品和原材料的相对价格来衡量。通过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制造品相对于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