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写作 互动活动 任务

  摘要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海玲

摘要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语言,在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它不仅是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是传送信息,交流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工具。这就使得英语教学日趋重要,而书面英语是信息传送和接受的载体之一,同时也是衡量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依据,所以英语写作教学得到了许多英语教学实践者的关注。对那些即将踏入信息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学会运用书面语言完成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交际任务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然而,在我国许多大学生抱怨他们英语写作水平提高较慢,用人单位也抱怨大学毕业生不能独立完成日常的书面语交际任务。不容置疑,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了外语写作目标的实现。 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不让人深思。传统写作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主要是对学生所学语言进行巩固。这一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写作的本质, 因为写作是个互动的交际过程(皮卡斯, 1993)。传统写作教学只是片面地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某个环节,致使学生对写作目标不明确,缺乏写作动机和写作意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语言学学者和语言教学实践者集中精力来研究外语教学方法,试图寻找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外语教学中的问题。从80年代N.S. Prabhu 印度实验以来, 许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学实践者开始潜心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揭示外语教学课堂的本质和结构。我国龚亚夫教授在研究的基础上,陈述了实施任务型教学法要遵循的五个原则,而且全面分析了外语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动态依存关系。Horowitz 等人在对以前外语写作教学法提出置疑的同时,倡导了任务型写作教学。但这一领域在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论及极少,针对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教师的实践更是不多,没有成为实证研究的焦点。
作者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反应的问题,采用论说文和说明文两种体裁,运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前测试,问卷调查和后测试的手段来了解英语写作课上的具体情况,并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以及任务的定义,任务的构成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方法的评估等进行了阐述。最后在比较结果写作教学法,过程写作教学法和题材写作教学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前三种教学法优势的任务型写作教学模式。然后,运用实验获得的结果来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的写作动机是否能提高?
2. 学生在写作中互动如何?
3. 任务型写作方法是否可以改善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个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做写作任务时,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写作任务不知所措,对自己的写作成果没有把握,不愿意写作等等。大部分学生却表示喜欢与同伴就写作主题进行交流。前测试的四篇写作文章测试结果表明学生的平均写作水平偏差较大,尤其是论说文。在实验过程中,作者设计了写前任务,写中任务和语言分析综合性任务,主要采用互动式写作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后测试的四篇写作文章结果显示:学生间的平均偏差较前测试,有缩小的趋势,尤其是在说明文体裁上,学生进步很大。当然结果也显示学生在论说文方面表现比较弱。作者通过课后调查,也发现了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充分证明任务型写作教学模式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动机有改善作用,作者设计了第二个问卷调查。
总之,研究结果显示:(1)学生分享写作资料,共同努力完成写作任务,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2)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生找到了自信,降低了情感过滤,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了写作动机,端正了学习态度。(3)以任务为基础的互动写作活动促进了学生参与课堂语言学习活动,使他们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表达自己,也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向同伴学习有效的写作策略,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形成一个好的外语写作习惯。针对实验结果,作者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师与学生分别提出了几点建议。
虽然本研究是作者的一个教学研究报告,只是从论说文和说明文两种体裁进行的研究,但无论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研究过程和结果看,本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作者相信其研究成果会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