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深圳大学管理学院923行政管理理论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信息管理

【答案】行政信息管理(GIRM )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管理活动,是政府部门为实现行政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行政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资金、技术等)进行规划、顶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

2. 公务员佳职锻炼

【答案】公务员挂职锻炼指公务员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以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3. 财政问责

【答案】财政间责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

4. 情境危机理论

【答案】情境危机理论,又称SCCT 理论或“危机情境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危机管理专家库姆斯。情境危机理论吸收了其他学者对危机情境和危机分类的研究,首次将情境理论与危机类型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应针对不同危机类型选取相应的危机战略。

情境危机理论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组织的声誉会受到危机的威胁,通过评估危机情境,并根据该情境选择危机应对战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组织声誉。他提出一个“危机情境模式”,该模式中有五个变量:①组织的内在控制程度:②危机中组织承担的责任:③组织的声誉和形象:④危机的严重程度和组织的发展史—包括危机史和关系史。“组织的内在控制程度与组织的发展史会对危机责任产生影响,而后再影响组织形象以及之后的潜在支持行为”。

二、简答题

5. 简述绩效实施与过程管理的内容。

【答案】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决定绩效管理方法有效与否的是处于计划与考核间的绩效实施与过程管理。绩效口标和任务的达成,需要对绩效计划的实施过程和进展情况进行监控。绩效实施与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持续的绩效沟通; 另一个是对员工数据、资料等绩效

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1)持续的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指一个管理者与员工双方追踪进展情况、找到影响绩效障碍以及得到使双方成功所需要信息的过程。绩效管理系统中,绩效计划是动态的,需要随时发现不合理和过时之处及时调整。持续的绩效沟通可以使绩效周期内的每个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员工,都可随时获得有关改善工作的信息,并就随时出现的变化情况达成新的承诺。绩效沟通的方式分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

(2)绩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绩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指系统收集有关员工、下作活动和组织等方面的绩效信息并对此进行科学分析。

收集绩效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为绩效考核、绩效改进和员工交流提供事实依据,也为其他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事实依据,在绩效考核出现法律纠纷时为组织的决策辩护。

信息收集的渠道可以是组织中的所有员工,有员工自身的汇报和总结、有同事的共事和观察、有上级的检查和记录、也有下级的反映与评价。

6. 简述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现状及战略。

【答案】(1)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现状

①在国内外大环境促动下,我国行政信息化发展迅速。行政信息开发以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络为技术基础,逐步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应用程度不断提高,新生和存量行政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比重明显增加,提供大量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②但是,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网络应用平台重复建设; 技术标准不统一; 基层政府网络建设比较薄弱; 发展不平衡,地区、部门间差别很大; 各地区、各部门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和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等。我们需要运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战略于段,进一步促进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发展。

(2)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

①完善有关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国家应制定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法规和条例,对行政信息公开原则、开发信息资源组织机构及职责、行政信息发布和行政信息保密等涉及行政信息管理的各环节,都作详细全面的规定,以确保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遵循统一规定,确保行政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健康进行。

②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行政信息管理机构。根据中国行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发展阶段,实现从技术导向到管理导向、政务导向的转变,强化行政信息管理;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全国性行政信息管理体系和从上到下的综合性管理机构; 在部门内部设立CIO 职位并明确其地位与作用。

③重视行政信息内容的完善和服务。重视行政信息的开发,重视网上行政信息的发布和更新维护,在内容和服务上取得突破,包括强化行政信息内容的筛选、明确标准和进行分类分级,挖掘信息内在潜力,拓展政府信息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等,是实现行政信息开发目的的重中之重。

④进一步改进行政信息基础建设。基础建设包括加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现有各种资料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逐步实现行政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搞好行政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政府机关的内部办公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和政府公众信息网; 加强数据库建设,对原有数据库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内容完善,强化行政信息目录体系建设; 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行政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加强行政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⑤强化行政信息的标准化建设。这是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基本战略决策。标准化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行政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此,要设立数据管理部门来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数据的定义和结构的规范化,指导、协调信息系统开发和使用人员执行标准及规范。

⑥重视人才的开发利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主体是人,人才的开发利用是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中的关键。因此,实现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必须强化人才培养、人才资源发掘、人才使用和人才配置。

7. 如何认识公共行政的功能?

【答案】作为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现代公共行政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履行着如下的功能:

(1)管制功能。公共行政的任务之一是协调和处理社会的各种关系和利益,在整体上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管制功能是这一协调所必需的,它体现了公共行政机构的权威性,以及它所具有的强制性特征,从而使社会的各项活动得以在规范的框架中进行。

(2)服务功能。公共行政过程也是公共产品的输出过程。行政系统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的任务,公共产品的提供程度取决于行政系统的服务取向。

(3)维护功能。即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作,如国防建设、公共医疗、教育等。

(4)扶助功能。行政系统有义务对社会的有关团体和组织提供某种帮助,以便有助于实现他们的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通常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此外,行政系统还有义务对社会的弱势集团和个人提供帮助。

8. 简述西方行政组织理论三大学派及主张。

【答案】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学者对行政组织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具体分析如下:

(1)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这是西方早期的行政组织理论,主要有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以法约尔、占立克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组织理论把组织成员看作机械性组织中的一个部件,主张对他们的生活机能和工作行为进行分解和合成,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古典组织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从制度规范的角度研究行政组织,提出了‘些具有规范性的组织建设原则。但仅侧重对组织内部静态研究,忽视了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和组织的动态变化及组织成员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