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75管理学B[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75管理学B[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一) .... 2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75管理学B[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二) .. 13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75管理学B[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三) .. 24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75管理学B[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四) .. 35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75管理学B[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五) .. 45

一、名词解释

1.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

【答案】权变管理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管理学派。“权变”即权宜应变之意。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一切都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1)权变管理理论学派的思想

①权变理论认为,计划的制定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变量,计划的形式要适合当时的情况,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灵活性是有用的;

②在设计企业组织结构时,要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受外界影响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放系统;

③企业领导方式应随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权变管理理论学派与系统管理学派的关系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与系统管理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卜,权变理论就是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系统观点为了解一切组织提供了普遍的模型,权变理论则承认每个组织的环境和组织内部各子系统都各有其特点,并为具体组织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3)权变管理理论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关系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同经验学派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不同。经验学派研究的重点是各个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是个别事例的具体解决办法,然后才在比较研究的基础卜作些概括。而权变理论学派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事例的研究和概括,把各种各样的情况归纳为几个基本类型,并给每一类型找出一种模型。

2. 反馈控制

【答案】(1)反馈控制的概念

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成果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己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2)反馈控制的优缺点

①优点:A. 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的真实信息; B. 反馈控制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②缺点:A. 只能事后发挥作用,任何供以反馈分析的结果都是既定的、不能改变的结果,惟一

的作用是为以后类似的工作提供警戒与参考; B. 偏差发生与被发现并得到纠正之间有较长一段时滞,这必然对偏差纠正的效果发生很大影响。

3. 激励

【答案】激励(motivation 主要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把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一般而言,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并维持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部驱动力。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4. 目标效价

【答案】目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人总是期望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本身对于激发人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激发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目标效价,一是期望值,即这两个因素的乘积。其表达式为:激发力量一目标效价x 期望值。

5. 流动比率

【答案】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WorkingCapitalRatio )或真实比率(RealRatio ,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一流动资产令流动负债。一般说来,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 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

二、简答题

6. 简述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

【答案】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1)含义不同

管理决策又称战术决策或策略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做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业务决策又称日常管理决策,是组织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业务活动中的问题而做的决策。

(2)范围不同

管理决策针对组织的长期目标,属于影响范围较大的战略型决策; 业务决策针对短期目标,大部分属于影响范围较小的常规性、技术性的决策。

(3)目的不同

管理决策直接关系到为实现战略决策所需要的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利用。业务决策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它往往是和作业控制结合起来进行的。

7. 创新战略有哪些不同类型? 选择这些不同的战略类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创新战略的选择一般涉及创新的基础、创新的对象、创新的水平,创新的方式以及创新实现的时机等多个方面。

(1)创新基础的选择

创新基础的选择需要解决在何种层次上进行组织创新的问题:利用现有知识,对目前的生产工艺、作业方法、产品结构进行创新。理论卜的创新需要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中相关科研人员的长期默默地工作。基础研究的特点决定了选择此种战略不仅具有较大的风险,而且要求企业能够提供长期的、强有力的资金以及人力上的支持。应用性研究只需企业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去开发一种新产品或者探寻一种新工艺。所需时间相对较短、资金要求相对较少、创新的风险也相对较小,研究成果的运用对于企业生产设施调整、从而基础性投资的要求相对较低,当然,与之相应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程度也相对要小一些。

(2)创新对象的选择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材料、产品、下艺、手段等不同方面。由十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从外部获取的,因此材料创新主要是在外部进行的(这种创新实际上是上游企业的产品创新),所以企业可供选择的创新对象主要涉及产品、工艺以及生产手段等三个领域。

(3)创新水平的选择

创新水平的选择主要是在行业内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在组织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时,是采取一个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先发制人”的战略,还是实行“追随他人之后”、但目的仍是“超过他人”的“后发制人”的战略。先发制人是在行动上先人一步,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高人一筹”。先人一步行动,率先开发出某种产品或某种新的生产工艺,采用这种战略的意图是在技术上领先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以获得市场竞争中至少是在某段时期内的垄断地位。先发制人可给企业带来下述贡献:可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 可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可使企业进入最有利的销售渠道; 可使企业获得有利的要素来源; 可使企业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率先开发某种技术或产品可能给企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要求企业付出高额的市场开发费用; 需求的不确定性; 技术的不确定性。

许多企业宁愿采用追随的战略,而不愿先人一步。当然,后发的目的也是为了先至,是为了制人,而非受制于人。实际上,由于上面列举的原因,后发者虽然在时间上、在用户心目中技术水平的形象上可能处于稍微不利的地位,但它可以:分享先期行动者投入大量费用而开发出的行业市场; 根据己基本稳定的需求进行投资; 在率先行动者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4)创新方式的选择

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中都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利用自己的力量独家进行开发,或者与外部的生产、科研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开发。独自开发与联合研究要求企业具备不同的条件,需要企业投入不同程度的努力,当然也会使企业不同程度地受益。影响企业在开发方式上选择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资源可支配状况以及开发对象的特点要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的必要性认识的不同可能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合作研究与开发不仅为经营范围限于国内的那些企业所重视,而且是许多国际企业的普遍选择。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国际企业为了增强建立全球性市场的能力、适应世界全球性公司发展的需要,在多个方面实行战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