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协作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协作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高中

  摘要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主张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方式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协作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当前,协作式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独立学科,这门学科发展的时间比其他学科晚。相对于比较成熟的其他学科,本学科还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所以更需要严密的理论进行指导。论文在新课程背景下,根据协作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果,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调查并分析协作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应用的现状,阐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论文通过选取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中的两个主题,对其进行协作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一年级9班应用协作式教学模式,一年级10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两个班的课堂表现情况和检测学习效果,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影响。然后再对应用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调查数据,了解学生对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教学效果。本研究一方面深入了解协作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另一方面证明协作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⒈协作式教学模式的优势。第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第三,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第五,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第六,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⒉协作式教学模式的有关思考。第一,对于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学习容量比较大、难度系数比较高、需要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内容更适合使用协作式教学模式。第二,教师在选择学习材料和设定学习任务时应当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在分组时做到科学合理以便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第三,教师可以提供操作视频或操作步骤截图,改变小组成员的分工以确保所有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⒊本次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讨论。第一,应用的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偏少。协作式教学模式有7种基本形式,本次研究缺乏组内竞争等形式。第二,确定的任务主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设计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更大。第三,本次研究主要是让学生协作完成任务,缺乏把协作式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