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动力工程系813传热学一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漫辐射是指_____。
【答案】各朝向辐射同性, 即满足兰贝特定律的辐射
2. 角系数的性质有_____。
【答案】相对性、完整性、可加性
3. 导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依据是_____和_____。直角坐标下一维,非稳态、无内热源导热问题的导热微分方程可以表示成_____。
【答案】 傅里叶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4. 某换热器刚装时传热系数为
【答案】
,运行了一年后因结垢传热系数降为
,这时,
其因运行结垢而产生的污垢热阻为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因运行结垢而产生的污垢热阻为:
5. 黑体辐射的角系数具有三个性质, 它们是:
(1)_____, 数学表达式为_____; (2)_____, 数学表达式为_____; (3)_____, 数学表达式为_____。 【答案】(1)相对性;(2)完整性;(3)可加性;
6. 在热流给定的传热过程中,传热系数增加一倍,冷热流体间的温差是原来的_____。
【答案】一半
【解析】根据传热方程式
在热流一定的情况下,传热系数A 增加一倍,由于A 保
持不变,所以冷热流体间的温差是原来的一半。
7. 强制对流换热系数大小与流体的物性有关,影响它的流体物性有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流体物性对强制对流换热系数大小的影响,需要考查相适用的实验关联式。以管槽内湍流强制对流传热为例,Dittus-Boelter 公式为最普遍的关联式:
其中
,
整理后可得:
由上式可知,影响强制对流换热系数大小的流体物性有:。
8. 在求解导热热阻时,常碰到变导热系数的情况。当材料的导热系数为温度的线性函数,常取_____下的导热系数作为平均导热系数。
【答案】材料定型温度,即算数平均温度。
9. 凝结换热的两种形式是_____和_____。
【答案】珠状凝结;膜状凝结
10.对于高温换热器,为了避免出现较高壁温,常优先考虑采用_____流动形式。
【答案】顺流
【解析】因为对于逆流换热器,热流体和冷流体的最高温度集中在换热器的同一端,使得该处的壁温特别高。所以对于高温换热器,为了避免出现较高壁温,常优先考虑采用顺流的流动形式。
二、简答题
11.根据对导热系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试说明在选择和安装保温隔热材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根据工作温度选择适合的保温材料;
(2)进行保温计算时应考虑温度对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3)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其密度在最佳密度附近,使其具有最佳保温性能; (4)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受水分影响很大,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5)采用各向异性材料时要注意导热方向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12.用水壶将盛装的开水放在地面上慢慢冷却,开水以哪些方式散发热量?打开水壶盖和盖上水壶盖,开水的冷却速度有何区别?
【答案】(1)用水壶将盛装的开水放在地面上慢慢冷却,开水散发热量的方式:①水壶与地面间以导热方式传递热量;②水壶与周围空气间以自然对流换热方式传递热量,与周围环境以辐射换热方式传递热量;③壶嘴以蒸发方式散发热量。
(2)打开壶盖后,开水的蒸发速度加快,因此打开水壶盖相对于盖上水壶盖冷却得更快。
13.发生在一个短圆柱中的导热问题,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按一维问题来处理?
【答案】(1)两端面绝热,圆周方向换热条件相同时,可以认为温度场只在半径方向发生变化;
(2)圆周面绝热,两端面上温度均匀,可以认为温度场只在轴向发生变化。
14.何谓肋片效率?采用加装肋片来强化换热,对肋片的选材、肋片的形状和肋片效率有何要求?
【答案】肋片效率为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片温度都与肋根温度相同时的理想散热量之比。肋片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肋片材料的热导率:热导率愈大,肋片效率愈高; (2)肋片高度:肋片愈高,肋片效率愈低; (3)肋片厚度:肋片愈厚,肋片效率愈高; 表面传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愈大,肋片效率愈低。
15.随着肋片的高度增加,换热器的体积、质量和成本增加,换热量也在増加,考虑上述因素应如何确定肋片高度? 如果不考虑经济性,肋片是否越高越好?
【答案】(1)不同材料的体积、质量和成本不一样,不同场合和用途对体积、质量和成本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肋片高度的确定标准也不一样。就体积因素而言,对于等截面直肋,耗材
设:
,则:
(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令
整理得:
解此超越方程:
即
mH 是一个无量纲参数,该值表示H 与m 间的制约关系。不同材料,不同截面形状,不同换热条件,m 不同,所以H 也不相同。
(2)不考虑经济因素时,肋片也并非越高越好。因为肋片散热量与mH 的双曲正切成正比,而双曲正切是以1为极值的单调増加函数,mH=l.5时其值已超过0.9。
16.试说明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及数学上处理的特点。
【答案】(1)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是指当内外热阻之比趋于零时,影响换热的主要环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