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337艺术理论[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意匠
【答案】意匠是文艺美学术语,指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的匠心独运,或日艺术活动中创造性的构思设计。语源于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其具体操作内涵包括:对生活素材的收集、概括、提炼,对客观物象的位置经营,对作品主题的发掘等。
2. 艺术文化学
【答案】艺术文化学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艺术文化学属于艺术分支学科,处于普通文化学和普通艺术学的交叉领域,它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作用,以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席勒《美育书简》
【答案】《美育书简》是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又被译为《审美教育书简》,该书是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1795年经整理出版。第一次在人类教育史上提出“审美教育”概念,其根本日标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德、智、体、美各有其功能不可相互替代。《审美书简》对促进美育理沦的完善,以及从历史的高度去全面阐释教育问题都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深刻地阐述了作为人的生存范畴的美和美育的现代性意义,弘扬了人性中的感性本质,批判了近代人性的分裂和异化,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意义上的思考。
4. 主题
【答案】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主体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从中生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也就是作者对题材不断认识理解,所提炼出的明确的思想。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所以被称为是作品的“灵魂”、“统帅”。艺术作品的主题可以是政治性的、哲学性的、伦理性的、宗教性的、生活情趣的、自然之美等性质的。
5. 意在笔先
【答案】意在笔先是指艺术家在下笔前须先有充分的审美思维活动和立意,意在笔先又称“意在笔前”、“意存笔前”。传言王维所作《画学秘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清代画家方薰将“意”与风格相联系,认为“意”具有奇、高、深、远等特点,因此作品应具有相应的风格。
6. 艺术真实
【答案】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其内涵包括:①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其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再现,仅在视觉或听觉上感到它们的真实存在; ②艺术的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通过对现象的真实反映达到对本质的把握; ③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再现的真实,而且是表现的真实。
7. 车尔尼雪夫斯基
【答案】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和作家,出生于萨拉托夫城的一个神甫家庭。他在哲学方面,宣称自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人本主义”,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感觉论的原则,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时,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人本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批判了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唯心主义实质,从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命题,在文艺批评方面,他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的唯物主义美学传统,坚持和捍卫了文学中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原则,另外,他十分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教育作用。著作有《艺术与现实的美学体系》《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资本与劳动》及小说《怎么办》等。
8. 综艺脱口秀
【答案】综艺脱口秀是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脱口秀”一词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音译而来的,“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Tonight show 》。脱口秀节目一般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于2004年在东方卫视播出,其余著名的综艺脱口秀节目有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天津卫视《今夜有戏》等。
9. 主体性
【答案】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甚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10.造型艺术的瞬间性
【答案】造型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为了能够以形传神、以静写动,从而在事物运动的动静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瞬间形象,并将其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通过将瞬间闪现的画面,把日常生活当中的典型之处捕捉出来,这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二、简答题
11.在美术中,绘画与雕塑除了在存在方式方面有二维空间(平面)与三维空间(立体)的区别之外,还有哪些重要区别?
【答案】(1)题材上的区别
绘画题材极为广阔,从宏观到微观,从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到日常生活琐事,从千山万水到一花一草,都能够加以表现; 雕塑的题材只适合于可以通过静态形体来表现的内容,雕塑主要是表现人,特别是人体; 有时也以动物为题材。
(2)表现内容上的区别
绘画可以表现各种动作和表情以及具体细致的心理活动; 雕塑中塑造人物,宜于表现人物的形体与心灵最为本质的东西。这种单纯性要求雕塑艺术达到高度凝练,以少胜多,表现丰富、深刻的内容。
12.简述“劳动说”理论。
【答案】(1)“劳动说”理论的价值
在艺术发生的诸多理论中,“劳动说”为研究艺术的发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自19世纪末以来,在欧洲大陆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家中,就广为流传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普列汉诺夫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艺术发生于劳动,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命题。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仍然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
(2)“劳动说”理论的缺陷
“劳动说”看到了原始艺术与劳动直接的、表面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意识、观念、情感、审美等复杂因素对艺术发生的广泛、深刻、全面的影响作用。从劳动到艺术的发生,经过了巫术礼仪、图腾、歌舞等无数的中介,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人类才创造了摆脱使用价值、具有纯粹审美价值的艺术。
13.谈谈你对艺术创作中的“技”与“艺”关系的认识。
【答案】“技”即艺术技巧,是指掌握和运用具体的专业技术、技法的能力,它包括对工具材料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的掌握。“艺”即技艺,指艺术家的审美表达、情感与创意等。艺术创作中“技”与“艺”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具体表现为:
(1)“技”与“艺”的联系
技巧不能脱离作品的内容和观念而独立存在,再高超的技巧也应服从艺术家的审美表达,与艺术家的情感、创意内容相结合,不能为技巧而技巧,高超的艺术技巧往往是与作品浑然天成、不露痕迹的。一味玩弄技巧、显示技巧,作品往往会华而不实,显得空洞而缺乏情感,没有生命力。
(2)“技”与“艺”的区别
艺术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但同样的技能训练不能培养出相同水平的艺术家,天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