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不可认知型空间定向障碍的脑电特征分析

关键词:空间定向障碍,EEG,压力中心(COP),视觉错觉,相对运动错觉

  摘要



空间定向障碍(spatial disorientation, SD)的定义是飞行人员在飞行中对飞机的飞行姿态、位置和运动状况发生的错误判断。据统计,近年来由SD引发的事故比率也在不断提升,致命事故率高达69%,这其中由不可认知型SD引发的事故最多。

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开展了对SD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提出了一些对抗SD的训练方法。但已有的一些研究和训练并不是针对不可认知型SD的,也并不完全适用于不可认知型SD。因此,我们提出了采用脑电技术采集不可认知型SD发生时的脑电信号,对不可认知型SD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的方法。如果可以从脑电波形上找到与不可认知型SD相关的特征波,并且如果在研究初期可以用学生群体代替飞行员群体,会极大的简化研究,增加研究的样本量,对于不可认知型SD的诊断以及后续的对抗训练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研究共有12名飞行员和12名学生参与,实验刺激分为视景流动刺激组(低速流动、高速流动)和视景旋转刺激组(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实验通过记录受试者主观判断情况、采集COP数据和EEG数据,分析COP的标准差(σ)和EEG的频谱分布情况,并讨论飞行员群体和学生群体的脑电信号异同,最终得出不可认知型SD的脑电特征波和两类人群的脑电特征异同。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讨论,我们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 飞行员群体的主观SD感受的次数比学生群体少,并且飞行员群体COP的平均标准差(σ)都要比学生群体稍小,说明飞行员群体对身体姿态平衡的控制能力比学生群体好,学生群体在动态视景场景下SD的诱发成功率高于飞行员群体。

2) 脑电频谱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从一个方面论证了有无SD发生这一因素对脑电信号的影响是存在主效应的,并且在这两个群体中一些受试者个体的脑电信号频谱波形图上,发现了发生不可认知型SD时大脑中央沟右侧脑区(C4)和顶叶右侧(P4)出现α波的增多,并且这种波段变化与场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