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作文教学中关于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自主评改作文;写作素质

  摘要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当下,师生之间相对立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自由度增大,则会间接要求其思维独立性和逻辑认知能力的增强,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在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新课改的必要探索,我们发现作文是学生思维驰骋最大的舞台,也是检测学生认知深浅最大的校验场,作文文体虽简单却无所不包,看似很容易操作,但是在高考制度固有的应景下,很多学生往往存在理解性与可操作性的不协调,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让学生理解作文真谛是很简单的,但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往往很欠缺,很多学生可以说是千篇一律,毫无创新,所以我们不得不让学生从多角度、广深度去思考问题,让他们以评论家的姿态出现,了解到好文章与差文章的差异,这对把脉高考规律,让教师从繁忙而枯燥的批改环境中解脱出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这一提法有其合理性,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产生双赢局面的。因为学生自主批改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也可以让语文教师在有限精力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批阅。通过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改评,我们发现这一模式是可行的,因为它是充分尊重学生心理的模式,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和竞争意识,他们往往很容易找到同龄人的错误,来彰显自己的才华,我们恰恰可以运用人性的这一矛盾,去让每个学生都认真对待自己的文章,看能否经得起他人的检阅,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文章有清醒与谨慎的认识。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在同龄人的作文之中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对于学生的自省是有一定好处的。第三,学生之间自主互评作文还可以增强学生间的沟通,增强他们的友谊。第四,大氛围下的自主批改往往有集群效应,学生们往往会有一个互相切磋与内心自主判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学生们公认的好文章,而这些文章教师往往可以多加重视,让学生们更深刻的领悟好文章的真谛。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学生自主评改作文也有一些具体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索与完善,比如如何将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中的学生的自主性有效调动起来?老师在学生自主评阅模式下,如何上好讲评课?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呢?有些学生本身对这个作文题就有理解上的偏差,如何客观的去评价他人的作文呢?如何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批阅的标准,继而让学生自主批改呢?有些学生告诉我,他们怕得罪同学,碍于情面,会在写评语的时候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提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评估学生在批改与被批改的过程中,切实有所提高呢?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思索怎么去培养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之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与思索中去探寻真理;思索如何将教师们从繁重的批改量中解放出来,发挥教师的最大效用。学生自主评阅作文模式是一个切入点,值得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