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藏大学工学院825建筑学基础一[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广胜下寺
【答案】广胜下寺是元朝重要佛教建筑,位于山西洪洞,寺有前后二院,从前至后地势逐级升高。从高台阶通过山门为前院,广阔开朗,种植树木,除院北的前殿外,没有其他建筑;后院建筑密集,四面建筑围合而封闭,形成传统四合院。其中,正殿柱列采用“减柱法”。
2. 减柱造
【答案】减柱造是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始于11世纪,辽金时庙宇建筑常用此种做法,可使室内空间宽敞,明以后少用。紫禁城内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尚保留此种做法。
3. 乾隆花园
【答案】乾隆花园是是乾隆帝兴建太上皇宫宁寿宫时在近旁营建的花园,供他养老休憩,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1771〜1776年),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区西北角,为四进院落。
4. 分心斗底槽
【答案】分心斗底槽是是宋代殿阁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简称分心槽,是指用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拱将空间分为前后两个相同的部分,一般用作殿门处理。
5. 大木大式
【答案】“大木大式”是清式大木做法的两种类型之一,另一种是“大木小式”,可简单认为有斗拱和无斗拱建筑的不同处理,其中有斗拱建筑称为大式建筑(殿式建筑),无斗拱建筑称为小式建筑。
6. 耍头
【答案】耍头,又称“爵头”、“胡孙头”,清式称蚂蚱头。是斗拱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木料,称为耍头木,位于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
7. 前蜀王建墓
【答案】前蜀王建墓是指五代前蜀主王建的墓,称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王建墓有前、中、后3室,三室之间皆用木门相隔,中室中央偏北有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四周有浮雕。后
室出土有墓主石雕像。
8. 步移景异
【答案】步移景异是指在中国园林中,由于园中景物均为自然式布置,园之总体布局的不对称和景物的自然天成,以及游路设计尤为奇巧,所以在欣赏游玩过程中景观变化不断。
二、填空题
9. 《考工记》关于城市营建的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_____,_____,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答案】国中九经九纬;泾涂九轨
10.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抬梁;穿斗;井干
11._____式木构架具有用料小,适应性广,整体性强的特点,适宜建造造价低的住宅屋舍一类建筑,而抬梁式木构架则常用于宫殿佛寺等大型重要建筑。
【答案】穿斗
12.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_____,清代的斗口分为_____个等级。
【答案】分;11
13.近代中国建筑史上传统复兴的三种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宫殿式;混合式;现代式
14.《周礼•考工记》云“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_____”,使屋顶似乎可以排水快而远,是屋顶形成圜和曲线的原因之一,如翼轻展的曲线美也随之形成。
【答案】吐水疾而溜远
15.梁思成研究中国古塔,把塔分为楼阁式塔、_____、单层塔、喇嘛塔、_____。
【答案】密檐塔;金刚宝座塔
16.我国近代建筑教育最早的创办人是_____,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创办人是_____, 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办人是_____,东北大学大学建筑系创办人是_____,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创办人是_____。
【答案】柳世英;黄作燊;梁思成;梁思成;杨仲子
17.北宋末年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中规定,把_____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构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_____等,按照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
【答案】材;八
18.汉代木构建筑渐趋成熟,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等间接资料来看,后世常见的_____和_____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答案】抬梁式;穿斗式
三、绘图题
19.喇嘛塔
【答案】
20.密檐塔
【答案】 图 北京妙应寺白塔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