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淮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语言学类考生)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通假字
【答案】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语言现象。它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但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它是正常的文言现象,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2. 读破
【答案】读破是古代的一种用来注音的校勘术语。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的时候,不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来读,称作读破,如‘长幼’的‘长’不读‘喜好’的‘好’不读
3. 旁轉 而读。、而读, 的音称作破读。读破了的字称破读字。
【答案】旁转是音韵学术语。古音中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如“斯”从“其”声,“其”在支部,“斯”在支部,二者都是阴声韵,是旁转。旁转的现象在古音的押韵、谐声、通假、注音等材料中很普遍。现代学者认为构成旁转的字音主要元音应是相近的,韵尾一般相同。一些古音学家所说的阴声韵也包括入声韵在内,所以阴声与阴声的旁转,有时也包括阴声与入声的相转。
4. 《汉语大字典》
【答案】《汉语大字典》是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两省有关专业工作者写作编写的一部字典。它注重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 在字音方面,除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外,还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汉语大字典》全书共八卷,一千五百多万字。它共收录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按部首排列,它的部首是以传统的《康熙字典》214部首为基础,删并成200部。单字归部也基本上与《康熙字典》相同。每卷前面都列有该卷的检字表,第八卷列有全书的《笔画检字表》,可供检索。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5. 苟有險,餘必下推草車。
【答案】险:难走的路。
6. 願無伐善,無施勞。
【答案】伐:夸耀。
7.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
8.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
【答案】乍:忽然。
9.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答案】或:代词,有人。
10.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呼? ”
【答案】丈夫:男子的通称。
三、简答题
11.默寫你熟悉的《詩經》中的一首詩,然俊標記它的韻腳字,指出屬於哪個古韻部,並分析其韻例。
【答案】(1)默写《关雎》及其韵脚字和分属韵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鸠、洲、逑,幽部)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流、求,幽部)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得、服、侧,幽部)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采、友,之部)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芼,宵部,乐,药部,宵药合韵) (2)韵例
①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关雎》一章三章是句尾韵。
②从一章所用的韵来看,《关雎》五章都是一韵到底。
③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关雎》的二四五章,都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此外,一三章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
四、分析题
12.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和古今字现象,說明其本字或今字。
(1)逝將去汝,適彼樂土。
(2)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無所定。
(3)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己!
(4)“臣竊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孟嘗君小說。
【答案】(1)“逝”通“誓”,发誓。
(2)“离”通“罹”,触犯,遭受。
(3)“暴”是“曝”的古字。后写作“曝”,晒。
(4)“责”是“债”的古字,后写作“债”,债款。
13.指出下列句子中特殊的语法现象。
(1)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 ……。”对曰:“臣愿之楚。”
(2)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
(3)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4)张天下以为之笼,因江海以为罟,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
(5)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6)狼,速去! 不然,将杖杀汝。
(7)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答案】(1)“子欲何之”中,“何之”是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需要放在动词后面。
(2)“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需要将其放在动词之前。
(3)双宾语句“子文饮之酒”意为“自问请他们喝酒”,“饮”既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接使动宾语“之”。又是一般动词,接直接宾语“酒”。
(4)“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宾语“何”前置。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需要放在动词后面。
(5)“古人贵朝闻夕死”中的“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很重要”
(6)“将杖杀汝”中“杖”名词用作状语,意为“用木杖”。
(7)“馆于虞”中的“馆”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住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