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有限理性

【答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缘于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批评,认为人类行为受知识、能力、心理及信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办法达到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要求。有限理性模型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其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的主要内容有:①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一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 ②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 ③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

2. 外部效应

【答案】外部效应是指存在于市场之外而不受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或影响。如果发生在市场之内的某种活动,其影响范围超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即这种活动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市场之内,但其延伸部分扩展到了不存在市场的地方,那么,这种市场之内的活动在小存在市场的地方所造成的影响就属于外部效应。具体的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为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3. 第二部门

【答案】第只部门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机构,其既小属于政府公共部门,也小属于市场经济部门。那此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的机构,都可划入第三部门。因此,在第三部门中,既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更接近政府机构的组织,也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私人部门中的企业组织相类似的组织,还可以看到一些具有非正式特征的组织。

第二部门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既可能提供私人物品(服务),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服务); ②它主要由正式的组织构成,但这些组织可能是公共组织,也可能是私人组织; ③它在提供物品(和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④第三部门的活动往往建立在人们自愿地提供各种资源并在提供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愿的合作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正因如此,第三部门也称作“志愿部门”。

4. 垄断

【答案】垄断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力量。这主要是指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力量。市场之所以具有保证效率实现的能力,是因为它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社会将资源配置到社会成员最需要的地方,价格这一信号才能够起到正确地反映社会成员的偏好和需求信息的作用,从而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一旦少数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价格作为反映社会成员需求信息的机制的能力也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削弱,从而使价格机制不再具有推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最终是与垄断者利用其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福利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即当市场中出现垄断者时,垄断者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谋取垄断利益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5. 政策产出

【答案】政策产出是指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老年人获得人均福利支出以及家庭食品服务数量就是政策产出的一个例子。对政策产出和影响进行监测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目标群体不必一定是受益者。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或计划影响的个体、群体或组织,而受益者则是指政策影响对其有益的群体。

6. 政策科学

【答案】政策科学指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政策科学的创始人之一,著名学者叶海卡·德罗尔认为,政策科学应包括基本政策、元政策、政策分析、实现战略等内容。美国学者克朗根据德罗尔的构想,认为从方法论角度看,政策科学应包括五个基本范畴:政策战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政策评估、政策科学的进展。因此政策科学是一门学科,它超越了一切传统的科学观念,为人类面对未来的决策提供了崭新的工具和方法。

二、简答题

7. 简述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的官方决策者?

【答案】官方决策者是指广义的政府,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我国,执政党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故在我国,官方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具体内容如下:

(1)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即履行制定法律和政策。我国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立法机构或权力机构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等职权。我国虽然存在国务院、省级人大、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和较大的市的人大的立法活动,但它们都没有独立的立法权,其立法工作都只是全国人大立法权的一部分。决定权的表现形式就是决议、决定、命令、条例等的制定和颁行,可以用来解决国家和地区内重人政策性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2)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它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我国国家行政机关是指国务院及其组成部分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国务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以及其他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

(3)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司法机关传统上被认为只是一个检察、审判的机构,但它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作为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权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宪法规定,人民法院是司法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司法监督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司法机关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政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并没有真正成为政策制定的主体。

(4)中国共产党

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体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运行过程,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实际上是“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首的所有履行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其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上,此外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 如何进行类比分析?

【答案】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类比分析是指把这种相似性研究创造性地用于政策问题构建中,寻求政策问题的成因、性质及类别的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①类比形式:

a. 人的类比

分析者试图将自己置于政策相关人的地位,以同样的方式体验政策形势。

b. 直接类比

分析者可以寻找两个以上的问题形势直接比较,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c. 想象类比

分析者完全自由地探讨问题形势和某些所想象的事物状态之间的相似性。

②注意事项

a. 注意选用的类比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否适当、合理;

b. 注意类比对象的相似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提高类比程度的可靠性;

c. 注意“类比所依据的相似性质或关系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