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暨南大学国际贸易(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局部均衡分析
【答案】局部均衡分析是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的一种均衡分析。
2.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答案】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俄林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而得出的著名结论:国际贸易最终会使所有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都趋于相等。
俄林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而逐步缩小,即要素价格将趋于均等。同时,俄林认为生产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种趋势。其实现途径有两条,第一条途径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第二条途径是商品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
3. 有效游说
【答案】有效游说是经济学家们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中建立的一种政治经济学模型。该理论认为在影响政府政策的游说中,人数较少的利益集团容易统一,从而在集体行动中步调一致,在游说中取得成效。
4. 从量税
【答案】从量税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计算公式为:从量税额=商品数量X 每单位从量税。
5. 倾销
【答案】倾销是指以低于本国的售价和成本价的价格出口到国外市场上的行为。它是一种在国际上进行的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指厂商虽然出售的是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这种价格歧视行为就是通常所谓的“倾销”。
6. 古典贸易模型
【答案】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其关键假设都为: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
;不考虑需求。 场;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
不同的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型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即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而比较优势贸易模型认为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即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7. 拥挤成本
【答案】拥挤成本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成本。像任何其他人口增长一样,移民可能会带来与人口拥挤相连的种种外在成本,如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8. 非关税壁垒
【答案】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这类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进口限价、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等。
二、思考题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
【答案】(1)二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国际贸易成为必然。
③经济増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④二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
(2)二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其他原因
二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其他原因主要有:①战后重建所需的大量物资投入;②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③国际垄断资本的输出并带动私人资本的输出的规模日渐扩大;④政府的出口鼓励;⑤人口迅速发展;⑥经济全球化趋势;⑦全球投资自由化等。
10.在H-0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变动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请用图和数字说明。
【答案】(1)若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上升接近国际市场价格。
(2)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120美元出口1000吨大米,如图所示,中国的消费者会由于价格上升损失a 部分的面积的利益;而生产者将由于提价得到
纯收益为面积为部分面积的收益,整个经济的所以自由贸易后,纯收益为10000美元。
图
11.有人认为中国入世的一个重要的好处在于,其他国家会取消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中国能从扩大纺织品出口中获利,试运用所学过的方法分析这一观点。
【答案】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国。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的典型产品,同其他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或地区相比,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入世后,其他国家取消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中国有可能因此获利,也可能会利益受损。
(1)中国有可能会在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増加纺织品的出口,在纺织品价格没有很大变动的条件下获利。
(2)配额既是限制、又是保护,在取消配额后,中国有可能会在竞争中失败,丧失一部分市场,反而受损;即使中国出口量増加了,中国也可能会因为贸易条件恶化而利益受损;另外中国是自愿的出口限制,在取消配额后,政府或纺织出口企业会损失配额租金。
12.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讨论以下定理是否继续成立:
(1)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
(2)罗勃津斯基定理。
【答案】(1)在特殊要素模型中,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不成立。原因在于:
①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考查的是一种长期状态,而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但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只有公共要素可以在部门内流动,特定要素是固定的。因此,对特定要素而言,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不成立。
②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是指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但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公共要素(如劳动L )的提高,使所有部门特定要素(如资本X 、土地:T )的报酬提高,公共要素(L )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出口行业还是进口行业。由此可看出,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对于公共要素也不成立。
⑵在特殊要素模型中,罗勃津斯基定理只对特定要素成立,对公共要素不成立。原因在于: ①罗勃津斯基定理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当公共要素增长时,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产品产量都増加,与罗勃津斯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