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学位]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苏联社会主义报业是怎样逐步瓦解的? 这一过程留给我们什么深刻的教训?
【答案】(1)苏联社会主义报业的瓦解过程
①公开性原则带来的变化和争论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拉开了全面改革的序幕。在1986年2月举行的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认为形势迫使苏联“不能局限于局部的改进,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并且提出了经济改革的方针。“二十七大”以后,他又将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提倡“公开性原则”,认为“没有公开性,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民主”。他尤其要求新闻界做出努力,“报纸应当支持公开性原则”,“应当将更多的事实公诸于众”,因为新闻媒介是“实行公开性的最有代表性和群众性的讲坛”。按照戈尔巴乔夫的要求,“二十七大”后苏联报界在宣传方针和内容上进行了重大调整,随之出现过一番活跃景象。
②从“革命性改造”到放弃党的领导
苏联报刊的变化后来逐渐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公开性的旗帜下,特别是在“历史无空白”、“批评无禁区”等口号的庇护下,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纷纷涌现,报刊舆论日趋混乱。报刊在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过程中,往往互相攀比,追求轰动效应,比谁揭露得最多,谁的消息最惊人,谁的用语最尖刻。报刊在刊登议论文章的过程中,往往越来越危言耸听,越来越背离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
如果前一时期对斯大林的功过、对苏联的发展历史还保持全面分析的态度,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报刊上就更多地抨击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而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甚至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倒退,只有离开社会主义才是“向全人类进步方向的迈进”。还有的文章由批判斯大林而攻击列宁,否定他领导的十月革命。总体来看,由于苏共领导积弊过深而又不能正确地把握改革的方向,导致国内政局日益混乱。政治上的混乱带来了报刊舆论的混乱,报刊舆论的混乱又助长了政治上的混乱。这就为苏共瓦解、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③从新闻法颁布到“8·19”事件
1988年以后,苏联报业已经从报道方针、内容到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1990年出台的新闻法又进一步助长了这种变化。经过一番讨论和酝酿,苏联第一部新闻法《全苏新闻法》于1990
年6月正式通过,同年8月开始生效。
面对国内越来越混乱的政治局面,苏共党内意见不一、矛盾尖锐、派别对立。有一部分人力图通过中止改革进程来扭转危机,重新恢复政治秩序。这就有了著名的“8"19”事件。
"8·19”事件加速了苏联的瓦解进程,同时也给苏联新闻业带来致命的一击。政变流产的第二天,叶利钦便下令由俄罗斯联邦政府接管全苏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免去原总经理的职务。原有的以党的机关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系统,随着苏共被停止活动而迅速陷于瓦解。
④走向全面解体
阳·19”事件后,除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外,又有一些加盟共和国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首脑撇开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苏联立法机构,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用独立国家联合体来取代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除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是第二年加入独联体的)的领导人聚首阿拉木图,正式签署了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面对这一分崩离析的现实,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宣告结束苏联的存在。于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翻过了历史的最后一页,苏联的报业体系也随之全面解体。
(2)深刻教训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新闻路线,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否则只能带来动荡和巨变。
2. 传播制度中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1)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
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传播事业集中垄断的加剧,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如下方面:
①每个市民或弱小群体都拥有知晓权、对媒介的使用权以及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为垄断组织、职业宣传或赞助人而存在。
③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拥有自己的媒介。
④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2)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原因
①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直接而密切的联系。
②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媒介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产生了现实的媒介垄断。在具有排他险的私人占有制下,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产生了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可供利用的传播资源缺乏的矛盾状态。
(3)评价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媒介的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性、社区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和平等性。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心理。民主参与理论是一种体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