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夕,是指1913年“_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一次革命”失败之后,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 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 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有因“城门失火”被殃及。到1913年底,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癸丑报灾”是中国新闻史上对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2. 俄罗斯新闻社

【答案】俄罗斯新闻社的前身是新闻通讯社,由苏联的四个团体一一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对外友好和文化联系协会、全苏政治科学知识普及协会于1961年2月联合创办。1991年以后,新闻社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改称俄罗斯新闻社。1992年初叶利钦将之与塔斯社联合组成俄罗斯通讯社,简称“俄通社”,以“俄通社一塔斯社”的电头发稿。1994年叶利钦又将俄罗斯新闻社独立出来,重新获得国家通讯社的资格,地位与俄通社一塔斯社相同。

3. 《金字塔报》

【答案】《金字塔报》是埃及出版的非洲第一大报,是一份国}示胜的阿拉伯文日报,1875年由塔克拉兄弟创办于亚历山大,后迁至开罗。该报最初为周报,是第一家不受政府资助的报纸,商业化经营,模仿英美大报。海卡尔任总编后使《金字塔报》达到了巅峰,力求客观和深度报道,建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战略研究中心”,向此报提供新闻报道背景材料和研究性文章,60年代成立“金字塔报广告社’,,出版《金字塔经济学家》和《国际事务》,并建立海外发行系统,1988年被“世界报纸指南组织”评为最佳国际报纸。

4. 《无产者报》

【答案】《无产者报》是布尔什维克继《前进报》后新的中央机关报。1905年5月在日内瓦创刊,同年11月停刊,共出26期。布尔什维克在伦敦单独召开的“三大”结束后,孟什维克党人利用报纸、传单、小册子等向布尔什维克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说这次代表大会不合法,大会决议对社会民主工党党员不具约束力。因此,宣传党的“三大”的决议,就成为《无产者报》的首要任务。《无产者报》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三大”的合法性及其全党性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同时揭露了孟什维克企图分裂党的阴谋,号召党员和工农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贯彻“三大”决议,

为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

二、简答题

5. 简要论述人际网络在创新的扩散中有何作用。

【答案】(1)1962年,罗杰斯和休梅克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的采用过程,出版了《创新的扩散》一书,提出创新扩散的理论。创新扩散过程包括知晓(了解)、劝服、决定(决策)、确认(证实)四个环节,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的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对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更有力。

(2)创新的扩散轨迹呈S 型,对应五种不同的采用者。

创新者,约占总人数2.5%,新思想的把关人;

早期采用者,约占13.5%,意见领袖,既成功又谨慎的创新采纳者;

早期的大多数,约占34%, 深思熟虑,谨慎地跟随潮流但很少领导; 晚期的大多数,约占34%,对创新持怀疑态度,在大多数成员采用创新后才跟随;

滞后者,约占16%,抵制创新,只有确信不会失败后才采纳。

(3)创新的扩散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网络状。创新扩散的网络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质性网络或“强势网络链”; 一类是异质性网络或“弱势网络链”。同质性是指进行沟通的两个个体之间相似程度较高,异质性则是指差异度较高。大多数人际扩散网络都具有同质性。同质性网络中信息容易扩散,但是新观念通常通过社会地位较高且较具有创新精神的成员进入系统,高度同质性阻碍了创新的垂直流动。相反,异质性网络有利于加快扩散,不过另一方面,上次的行为和意见可能不适合下层的个体。

(4)当人际扩散网络异质时,追随者通常寻找社会经济地位高、教育背景良好、与大众媒体接触较多、眼界开阔、与创新代理人有频繁来往、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一点与意见领袖的特征基本相似。

(5)实践证明,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更为有效。这不仅见之于政治方面,而且在购物、时尚、看电影方面亦是如此。在新药推广的研究中,那些与医疗圈结合密切的医生往往能够较先采用新药。

6. 简述《新莱茵报》的宣传特色。

【答案】《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1848年6月1日创刊于德国科伦,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共出301期。《新莱茵报》在无产阶级报刊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列宁曾称赞它是“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无与伦比的机关报”。它的宣传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

《新莱茵报》打出的虽然是民主派的旗帜,但是它时时处处强调自己的无产阶级性质,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分析问题。它不遗余力地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政治纲领和党的路线、方针和策略,以此来武装群众、指导斗争。

与此同时,《新莱茵报》注意斗争策略,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对专制制度、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