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政府要加强对教育的投入?

【答案】政府要加强对教育的投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干预教育的重要性与私人部门提供教育可能带来的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有关,更富有的家庭有能力在子女教育方面支付更多,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一个孩子的前途显然不应由家长的财产状况所决定。另外,让人们怀有自己的后代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希望对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是一种外部性特征很强的典型的准公共产品。接受教育可使学生本人获得明显的收益,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也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去学习这样或那样的职能。但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全民素质的提高,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后备人才,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也应参与兴办和支持教育事业。

(3)资本市场的不完全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介入成为必要。高等教育的收益更多地由学生本人获得,原则上也应由学生本人承担其成本。如果资本市场是完全的,认为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人们可通过借款来取得所需资金。但是私人部门的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为教育融资,它们担心得不到偿还,于是资金不足的人就会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为了避兔这种情况的发生,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高等教育提供财政支持。

2. 简述货币乘数与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存款扩张倍数又称存款乘数,是指总存款(或银行资产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

(2)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相同点为:二者都是用以阐明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扩张性的特点。

(3)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分子分母构成不同,货币乘数是以货币供应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 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以总存款为分子、以原始存款为分母的比值。二是分析的角度和着力说明的问题不同,货币乘数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宏观分析,关注的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微观分析,主要揭示了银行体系是如何通过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转账结算等信用活动创造出数倍存款货币的。

3. 中央银行有何职能?

【答案】中央银行具有以下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所谓的发行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成为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这是其与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不同之处,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职能的基础。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权,有利于其调节与管理货币流通,控制货币供应量,维持货币的稳定。

(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是指其拥有管理全国金融机构的权力,是一国货币政策的指定者与执行者,又是国家信用的提供者,并代理国家财政收支及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具体地说,其职能有:第一,代理国库业务; 第一,对政府提供信用; 第三,管理金融活动,调节一国经济; 第四,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 第五,经政府授权,保管全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

(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作为中央银行的特殊职能,其对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第一,吸收与保管存款准备金,以加强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一旦发生信用危机,中央银行可给予资金支持。中央银行也可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来调节一国的货币供应量。第二,充当最后贷款人,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当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发生资金短缺或周转不灵时,可以向中央银行要求资金融通。中央银行一般通过票据的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贷款,而贴现率的高低也就成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杠杆。第三,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组织全国票据清算事宜。中央银行作为清算银行可为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间货币的收付转账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解决单个银行清算的困难。

二、论述题

4. 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基础是妥善管理风险。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哪些种类? 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因不确定因素的单一或综合影响,是商业银行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1)商业银行所面临风险的种类

商业银行的风险分类有很多种:按风险的主体构成分为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中间业务风险和外汇风险;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 按风险的程度可分为低度风险、中度风险和高度风险; 按业务面临的风险分为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和资本风险等等。最后一种风险的分类方法最为常见。

第一,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该风险将导致银行出现财务困难,甚至破产。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及其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存货比率、流动比率、大面额负债率和存贷变动率等。

第二,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造成商业银行持有资产的资本损失和对银行收支的净差额产生影响的金融风险。该风险因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而使银行的盈利或内在价值与预期值不一致。

第三,信贷风险,是指接受信贷者不能按约偿付贷款的可能性。信贷风险是将导致银行产生大量无法收回的贷款呆帐,将严重影响到贷款资产质量,过度的信贷风险可致银行倒闭。信贷风险对银行的影响往往不是单一的。信贷风险常常是流动性危机的起因,贷款不能按时收回将直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同时,利率风险会波及信贷风险,当利率大幅度上升时,借款偿债力下降,银行信贷风险加大,信贷风险与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具有互动效应。

第四,投资风险,是商业银行因受未来不确定性的变动而使其投入的本金和预期收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按商业银行投资的内容分,投资风险包括证券投资风险、信托投资风险和租赁风险等等。投资风险属银行信用风险之列。商业银行投资风险来自于三个力一面: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道德、法律风险。

第五,汇率风险,是指银行在进行国际业务中,其持有的外汇资产或负债因汇率波动而造成价值增减的不稳定性。

第六,资本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最终支持清偿债务能力方面的风险。该类风险的大小说明银行资本的耐力程度。银行的资本越充足,它能承受违约资产的能力就越大。但是银行的资本风险下降,盈利性也随之下降。

(2)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

利率风险是银行的基本金融风险之一,利率风险管理也成为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资金缺口管理和持续期管理是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①资金缺口管理

资金缺口管理是银行在对利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调整计划期利率敏感性的资产与负债的对比关系,规避利率风险或从利率风险中提高利润水平的方法。

当银行进行资金缺口管理时,通常将资金缺口和利率敏感比率两项指标结合起来共同考察银行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这样才能有利于作出科学的决策。其中

第一,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敏感性分析。资金缺口管理就是在银行对利率预测的基础上,调整计划期内的资金缺口的正负和大小,以维持或提高利润水平。当预测利率将要上升时,银行应尽量减少负缺口,力争正缺口; 当预钡l 利率将要下降时,则设法把资金缺口调整为负值。资金缺口管理的关键是对资金缺口的调整,而调整的基础是对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敏感程度的分析,所以银行资金配置状况的利率敏感性分析是资金管理的基础。

第二,利率波动周期与资金缺口管理。对于银行而言,利率波动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其变动独立于银行经营管理决策之外。所以对于银行管理人员来讲,进行资金缺口管理就是要力争准确预测利率的变动方向,及时调整资金缺口的方向与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