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横三民

【答案】“横三民”报是民国初年创办的《中华民报》、《民国新闻》和《民权报》的总称。《中华民报》创刊于1912年,是“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的报纸,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为宗旨,是同盟会系统报纸中反袁态度最坚决的一家。《民国新闻》也是1912年创办的一份“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的报纸,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民权报》是上海自由党创办的一份报纸,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该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提出了很多激进主义的口号。

2. 受众

【答案】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它由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演化而来,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受众是新闻媒介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受众都在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起着各种制约作用。

3. 观点的自由市场

【答案】观点的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核心观点。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又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是在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其核心反映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主要观点包括: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②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二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4. 新闻选择

【答案】新闻选择是指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遴选,择定其中能够和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新闻选择通常表现为对稿件的选择,其实质则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选择包括三种类型:①内迫性选择。即使媒介得到的新闻都是值得发表的,在篇幅超负载的情形下,“把关人,,也只能舍弃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这是一种受制于媒介内部技术条件而进行的选择。②需要性选择。新闻传播媒介要根据对受众已知需要的认识和未来需要的预期进行新闻选择。③外迫性选择。新闻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

这种在外来因素限制下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就是外迫性选择。

5. 成舍我

【答案】成舍我是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24年起,他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形成著名的“世界,,报系,还创办了《民生报》、《立报》等报纸,最终创下资产达数亿美元的成氏“新闻帝国”,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成舍我的报业生涯虽然多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闻事业起步未久的阶段,但他在许多方面吸收了西方的办报经验,其报业经营主张和新闻思想与现代传播理论不谋而合。尽管成舍我办报也有局限和过失之处,但其办报经验不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繁荣中国新闻报刊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 新闻的接近性

【答案】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即新闻与受众在地理上、心理上、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以及利害关系上等的接近关联。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一般情况下,离受众地理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其所关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二、简答题

7.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是什么?

【答案】新闻媒体的根本特性决定了新闻媒体对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新闻媒体的一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人们接触新闻媒体,第一个目的是为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新闻媒体的其他功能都依附在提供信息基础上。不给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新闻媒体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新闻媒介如果不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或者没有足够的信息量,就不可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这一点上来说,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而生存的。新闻媒体沟通信息,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最有效手段,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新闻媒介可以发挥、承担的宣传功能是多方面的,而且可以对现代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其强大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新闻媒体的宣传通过社会舆论获取力量,又通过宣传来形成新的社会舆论,从而来影响、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3)实施舆论监督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是腐败的权力,这是政治学上的规律。监督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党的纪律监督,但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同样必不可少。舆论监督的范围是广泛的,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舆论监督具体实行的重点也不同。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新闻媒体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创造,社会科学的新探索、新观点、新材料,从而使人们不断了解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知识的传播主要由新闻报道和一些专栏来承担。

新闻媒介还传播许多奇闻异事、各地风土人情、文娱节目等趣味性内容,让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得到高尚情趣的享受,培养、提高人们的欣赏兴趣和水平,满足人们正当的好奇心理的追求,鼓励人们发明创造才能的发挥。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丰富业余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新闻媒介提供娱乐的质和量也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要办好新闻媒体,投入的确很大,但如果办得好,它的利润也是可观的。新闻媒介具有商品性,同一般企业一样,需要自负盈亏。在发行、广告等方面,新闻媒介创造了不少的利润,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8. 简述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答案】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有要包括:

(1)口头新闻

口头新闻在古代社会是一般群众传递新闻的主要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田头、屋场、旅店、市场到处是群众传播口头新闻的场所。

口头新闻传播很简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但新闻保真性差,传递速度慢,覆盖面窄。

(2)信号媒介

信号作为媒介传递新闻,最大好处是迅速,但传递复杂的信息比较困难,一般只用来传递简单的信息。信号媒介最著名的莫过于我国古代的烽火台。敲锣报警也是古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

(3)书信新闻

这是中外古代社会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书信新闻主要通过邮路来传递,骚站发达,新闻传递得很快。传递书信的办法还有风筝、信鸽等,主要用于军事、航海。

(4)印刷媒介

主要指古代‘低区报”,刊登皇帝的谕旨、大臣的奏折等政府公文。“邸报”客观上起着沟通统治阶级内部消息的作用。

(5)其他传播方法

①露布。早期专用来传播战争捷报。军事捷报公开张扬,其目的在“欲天下闻知”,鼓舞十气、民气,威慑敌军。

②牌报、旗报。这是露布的一种转化形式,把战果和作战情况写在布旗上(称旗报)、木牌上(称牌报),由人手持,沿途供民众阅读。

③悬书、揭贴。乡人把情况和意见、要求写在嫌帛上悬挂出来,内容既有消息又有议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