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情境”即有情之境,源自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有情之境、和谐之境。在一定条件下,情境可以激发人的强烈的情感,比如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孟母“断织教子”的故事,就集中表现出了情境的刺激人情感的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情境教学即通过各种方式创设一系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借助情境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情境课堂教学中,图片、视频、音乐、角色表演、即兴辩论等大量形象生动的艺术形式得到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真实的情境也被创造性地结合到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所有这一切,目的都在于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活动或体验。在国外,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对情境教学都做过一些思考和研究。例如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情境教学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教学的瑰宝。在当代,情境教学在我国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临其境,它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展示给学生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升华到对抽象的理性知识的感悟,借助情感的驱动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变了过去的内容上的旧、繁、难,理论上的假、大、空,面貌焕然一新,除此之外,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在编排上每一课的第一目,都选择以典型案例作情境导入,同时通过创设教育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主题、以生活逻辑为线索整合教材内容、使课堂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些变化都为情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创造了充足的条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不仅要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作为高中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否落实了这一任务,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最关键的标准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使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被唤醒,学生渴望知识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被激发,提高了学生的热情,所有这些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理念,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的。论文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实际与具体的教学实例,主要了论述情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的途径、方式。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无论是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落实还是创新思想政治课堂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情境教学法不失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卓有成效和富于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