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人文社科类学位分委员会618经济管理综合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企业产品开发的任务是什么?
【答案】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决策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企业生产何种产品; 企业提供何等质量的这种产品; 在上述两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是对原先己经生产的产品进行改造和完善还是开发新的产品。企业产品开发的任务具体表现为:
(1)产品性质的确定
生产何种性质的产品是企业自建立起就已提出并在企业存在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出的问题。由于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获得其价值,而产品价值的实现又以消费者的购买为前提,消费者是否购买某种产品取决于他们对该产品的消费能否满足其需要的判断,因此企业生产何种产品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对市场的需要和企业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以及是否可以从中获取足够利益的认识。由于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注视和研究这种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
(2)产品质量的确定
企业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提高声誉、争取用户、扩大市场。对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井不是越高越好。产品质量的提高无疑需以支付增量成本为代价。而产品质量完善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即:随着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成本增长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从最初增长的速度慢于质量的改善到逐步超越后者。对企业来说,为了完全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必然希望将与产品质量提高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组织费用全部计入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价格; 而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既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又不愿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因此在确定生产成本和质量水平的产品时,企业要有“合理质量”的概念,要注意质量水平与生产成本的最佳组合。
(3)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是指在结构、性能、材质、技术特征等一方面或几方面都有显著改进与提高或独创的产品。它既可以是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开发出的全新产品,也可以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而制造出来的具有新用途、满足新需要的换代型产品,或者是对原有产品的性能、规格、品种、款式进行完善,但在原理、技术水平和结构上无突破性改变的改进型新产品。新产品开发通常需要回答如下问题:如何开发产品; 新产品开发在研制阶段结束后是否立即组织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如何投放市场:何时投放。
2. 有观点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请你从控制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阐释该观点的道理。
【答案】控制作为管理职能环节中的最后一环,是管理者知晓组织目标是否实现及没有实现的原因的惟一办法。
(1)控制作用的价值体现在三个具体的方面:
①计划。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作为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控制活动提供了回到计划的关键联系。如果管理者不采取控制,就小知道行为是否朝着目标和计划前进,也不知道未来应采取什么行动。
②向员工授权。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提供信息并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这也减少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③保护工作场所。管理者应当进行恰当的计划活动,保护组织的员工、设备、数据和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控制和实施支持性的计划有助于减少灾难给商业的持续运作带来的影响。
(2)控制的重要地位:
①控制是完成计划的重要保障。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通过控制工作,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发现有超过计划容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没有控制就很难保证每个计划的顺利执行,而如果各个计划都不能顺利执行,那组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没有控制,计划目标就得不到保障。
②控制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有效手段。控制工作提供授予了权力的下属工作绩效的信息和反馈,因此管理者应该授权,同时管理者对下属的决策负有最终的责任。管理者通过授权,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来了解目标进行的状态,以此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重大决策,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组织的结构也调整得非常有效。
③控制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重要保障。在组织制定目标到目标实现这一时间段中,组织内部和周围环境会时不时地发生一些变化,如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政府的新法规的颁布实施,组织内部人员的变动等。这些不仅会阻止目标的实现,甚至可能要视情况的变化对目标本身进行修改。控制系统帮助管理者预测和确定这些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做出反应,从而使组织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
④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在某些情况下,变化的内外环境会对组织提出新的要求。主管人员对现状不满,要改革、要创新、要开拓新局面。此时就势必要打破现状,即修改已定的计划,确定新的现实目标和管理控制标准,使之更先进、更合理,并且在其过程中对管理的手段、方式等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
综上所述,控制对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没有控制,管理就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是有道理的。
3. 简述冲突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案】冲突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要设法消除冲突产生的负面效应,因为这些冲突阻碍了组织实现目标,属于功能失调的冲突,它们对组织具有破坏性作用; 二是要求管理者激发冲突,利用和扩大冲突对组织产生的正面效应,因为这些冲突支持组织的目标,属于建设性的、功能正常的冲突。冲突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
(1)谨慎地选择想处理的冲突
管理者可能面临许多冲突,其中,有些冲突非常琐碎,不值得花很多时间去处理; 有些冲突虽然很重要,但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不宜插手。有些冲突难度很大,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未必有好的回报,不要轻易介入。管理者应当选择那些员工关心、影响面大、对推进工作、打开局面、增强凝聚力、建设组织文化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件,亲自抓,一抓到底。对冲突事必躬亲的管理者并不是真正的优秀管理者。
(2)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
是哪些人卷入了冲突,冲突双方的观点是什么,差异在哪里,双方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代表人物的人格特点、价值观、经历和资源因素如何。
(3)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
不仅了解公开的表层的冲突原因,还要深入了解深层的、没有说出来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原因交叉作用的结果,如果是这样,还要进一步分析各种原因作用的强度。
(4)妥善的选择处理办法
通常的处理办法有五种: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具体内容如下:
①当冲突无关紧要时,或当冲突双方情绪极为激动,需要时间恢复平静时,可采用回避策略; ②当维持和谐关系十分重要时,可采用迁就策略;
③当必须对重大事件或紧急事件进行迅速处理时,可采用强制策略,用行政命令方式牺牲某一方的利益处理后,再慢慢做安抚工作;
④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争执不下需要采取权宜之计时,只好双方都做出一些让步,实现妥协;
⑤当事件十分重大,双方不可能妥协时,经过开诚布公的谈判,走向对双方均有利的合作或双赢的解决方式。
4. 组织中的集权或分权总是相对的。有学者指出,适度的分权(或集权)需要综合考虑“知识转移的成本”和“目标不相容的成本”。你是如何认识这个观点的? 试分析这个观点对组织设计及其变革可能提供的启示。
【答案】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较高层次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较低管理层次一定程度上的分散。适度的分权(或集权)需要综合考虑“知识转移的成本”和“目标不相容的成本”。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1)集权或分权需要考虑知识转移成本。知识转移是指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