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334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3
● 摘要
一、简述题
1. 专访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答案】(1)专访的特点
专访,是指对新闻人物或单位、部门进行专题访问的通讯体裁。一般分为人物专访(亦称人物访问记)、事件专访和问题专访。专访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①针对性
相对而言,专访要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不能随便访访,泛泛问问,得有明确目的。如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之际,《解放日报》记者先后访问了毛泽东同志的外孙女孔东梅、孙子毛新宇,发表了《我心中的外公》、《听毛新宇说爷爷》的独家专访,很有针对性和明确目的。
②代表性
访问什么人、提及什么事,要求具有代表性,即典型性。如台湾现当权者给统一祖国设置障碍,造成一部分台商到大陆投资办企业疑虑重重,那么可以访问对台办公室主仟。再如教育部准备实行素质教育,那么怎么贯彻执行,应访问教育部部长。
③适合性
环境对人的心境影响很大,也常常影响访问的气氛。专访通常讲究访问时机的选择和访问场合的选定,常常时机和场合选择得适当,不仅给专访平添现场感,且新闻价值也陡增。
(2)专访的写作要求
根据专访的特点,其采写要求主要有:
①精心选择人物
人物选择得是否恰当,往往决定专访及其采写的成败。访问对象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新闻人物。通常由先进人物、政府要人、专家学者等组成。另一类是知情人。即某些与重要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有关的知悉内情的人物,他们提供的内幕、背景情况,对于阐释事件真相或全面展示人物形象,都起着独特作用。例如,在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时去访问王光美同志。事实上,许多知情人也是新闻人物。
第 1 页,共 9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