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烟台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专利权与商业秘密权
【答案】(1)专利权是专利法的核心内容,它是国家专利主管部门依据专利法授予发明创造人或合法申请人对某项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间内所享有的一种独占权或专有权。专利权具有知识产权最基本的特性:
①专有性,也称独占性、排他性、垄断性;
②地域性;
③时间性。
(2)商业秘密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果,因此商业秘密权是一种无体财产权,具有与有形财产一样的价值与意义。
(3)联系
商业秘密权在性质上与专利权并无二致,都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果,可以进行转让、继承、信托。二者都属于无形财产权。
(4)区别
专利是不允许重复研发的,在法律的空间效力内,对许可合同当事人外的任何第三人,不管是用什么手段获得与专利相同的方案,都不能为经营目的对其实施。
商业秘密是在特定的某些人范围内靠“采取保密措施”产生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没有对抗特定人范围之外的善意第三者的功能,因为第三者不是特定范围内的人,没有特定人的义务。同时,只要不是非正当手段,即使获得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信息,也是善意占有,并可实施。
2. 专利权转让与专利实施许可
【答案】(1)概念
转让权包括专利申请权的转让和专利权的转让。转让使权利主体发生了变更,从而使权利从原所有人转移到新所有人。这种权利转移的结果是,原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不再享有申请权或专利权。
许可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称许可方),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允许他人(称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术的权利。在很多情况下,专利权人不愿或不能自己实施专利,而是通过许可他人实施来取得收益。许可他人利用专利技术,并非是将专利权出售给他人,而仅仅是将专利技术的使用权授予他人,专利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
(2)联系
专利权转让与专利实施许可都使专利权人以外的第三人取得了专利的使用权,_者的实现一般都通过合同进行。
(3)区别
①专利权转让情形下,专利权的主体发生了变更,所有权转给了受让人; 专利实施许可情形下,仅发生了使用权的转移,专利权人未发生改变。
②二者所应履行的程序也不同。专利权转让因其涉及权利主体的变更,需要变更登记; 专利实施许可则只需要双方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履行合同义务即可。
3. TRIPS 协议
【答案】TRIPS 协议,是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TRIPS 的宗旨是期望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扭曲和障碍,促进对知识产权充分,有效的保护同时保证知识产权的执法措施与程序不至于变成合法的障碍。
4. 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答案】(1)概念
①广播权
广播权,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信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②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2)二者区别
①传播媒介不同
网络传播所借助的媒介是互联网; 广播所借助的媒介是广播电台、电视台。
②传播的信息不同
网络所传输的是电子信息:广播所传输的是电波信息。
③接收方式不同
网络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可以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信息; 广播信息的接收者只能在广播组织播送节目的时间获得信息。
④相互间的关系不同
网络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是交互式的; 广播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是单向度的,接收者只能按广播节目的传播时间被动地接受,他们之间无法交流。
⑤容量的大小不同
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内容极其丰富; 广播所传播的信息量非常有限。
⑥使用方式不同
接收者可以将网络上的信息进行下载、存储,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编辑、处理,但难以将广播的信息下载、存储,并有效地利用。
5. 著作权法定许可
【答案】法定许可使用,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己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并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的制度。
法定许可作为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措施,在大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中都做了明文的规定,但其适用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定许可的适用范围要宽于英美法系国家法定许可的适用范围。
我国《著作权法》第23, 32, 39, 43条对法定许可作了明文规定。与其他国家著作权法关于法定许可的规定相比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一个前提条件一一作者声明保留权利者除外,这与国际上通行的法定许可有较大的区别。
6. 商标假冒与反向假冒
【答案】(1)概念
商标假冒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在实践中,这种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况:①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②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③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④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商标的反向假冒,是指假冒者将他人带有注册商标的商品买来后,撤掉原来的注册商标,换上假冒者自己的商标,再把商品投向市场的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他人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被称为商标的反向假冒。
(2)二者的联系
二者都是对他人注册商标的侵犯,都属于商标法中所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 此外,二者适用的法律相同,都受《商标法》的规制。
(3)二者的区别
商标假冒中行为人盗用的是商标权人的商标,其使用的是自己的商品; 而在反向假冒中行为人盗用的是别人的商品而使用的是自己的商标。鉴于反向假冒中行为人使用的是自己的商标,与一般的商标侵权不同,一些国家并未将其纳入商标侵权的范围之中,而商标假冒则得到了各国立法的普遍认可。
二、简答题
7. 简述注册商标的争议及提出条件。
【答案】(1)商标争议的含义
注册商标的争议是指商标注册人之间因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而发生的商标权的争执。换言之,注册商标的争议,是指在先注册的商标权人,对在后注册的与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提出的争议。
(2)商标争议的提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