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题库>临床免疫学检验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36岁。因咳嗽、胸痛2个月,加重伴胸闷3d,于1999年9月7日收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黏痰,偶尔痰中带血丝,并感双侧胸部隐痛,发热,体温达37.5~38.5℃,无盗汗、乏力,在当地医院就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感冒药无效,8月7日摄胸片示右下肺2cm×1cm结节影,按炎症给予希普欣静点治疗1周,上述症状无好转,再次复查胸片示两肺多发性结节影,遂到省某医院住院,给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半个月,并经皮肺穿刺2次,疑示韦格纳肉芽肿。细胞沉降率(ESR)35mm/1h,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正常。此实验项目最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A . A.ⅡF
B . ELISA
C . ⅡF+ELISA
D . ⅠD
E . ⅠB

与全口义齿稳定无关的是() 咬合关系。 人工牙排列位置。 平衡。 基托密合。 磨光面形态。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2岁。一周前自觉上腹部隐痛,自服胃舒平后症状无明显改善,6h前饱餐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发病2h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病人既往有“胃痛”病史。体格检查:T血常规:38.3℃,P:10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腹式呼吸消失,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尤以上腹剑突下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初步诊断考虑哪些疾病?()提示:病人主诉疼痛加重,体查: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89%;腹部立位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经胃管注入气体后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A.急性肠梗阻。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急性胆囊炎并穿孔。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肝破裂。 急性腹膜炎。 患者男性,学生,20岁,患1型糖尿病2年,因感冒、体温39.2℃、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腹痛入院。该患者因血糖控制不满意,每餐加用胰岛素2个单位,患者主诉注射胰岛素后约5小时,出现头晕、心慌、出汗、软弱无力感。考虑患者最有可能是() A.低血糖。 酮症酸中毒。 过敏反应。 心律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生后2~3天出现黄疸。 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 一般情况良好。 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171μmol/L。 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显著。 患者男性,学生,20岁,患1型糖尿病2年,因感冒、体温39.2℃、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腹痛入院。护理查体时发现该患者呈嗜睡状态,呼吸加深加快,皮肤干燥。首先考虑患者可能是() A.低血糖。 B.酮症酸中毒。 C.急性脑炎。 D.急性肺炎。 E.急性胃肠炎。 患者,男性,36岁。因咳嗽、胸痛2个月,加重伴胸闷3d,于1999年9月7日收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黏痰,偶尔痰中带血丝,并感双侧胸部隐痛,发热,体温达37.5~38.5℃,无盗汗、乏力,在当地医院就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感冒药无效,8月7日摄胸片示右下肺2cm×1cm结节影,按炎症给予希普欣静点治疗1周,上述症状无好转,再次复查胸片示两肺多发性结节影,遂到省某医院住院,给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半个月,并经皮肺穿刺2次,疑示韦格纳肉芽肿。细胞沉降率(ESR)35mm/1h,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正常。此实验项目最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