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613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战略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土地利用战略要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对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调整,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安排,提出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战略也是多层次多部门的,它们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部门性的。它们将成为各级、各类土地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战略既要以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又要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答案】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主体的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按其体系可分为区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详细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分为行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跨行政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政府批准后执行。

3. 城镇人口

【答案】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主要依据人群的居住地和所从事的产业进行归类。“城镇人口”的特点所从事的产业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自然经济)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 一般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包括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之和,由三部分构成:非农业人口、城区内的从事非农产业的农业人口,以及暂住期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4. 城镇土地

【答案】城镇土地是指位于城市市区的土地,是和农村土地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城镇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个人和单位依法取得城镇的使用权。

5. 公众参与技术方法

【答案】公众参与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确定公众参与的对象、规划宣传、增加公众参与的途径等。土地规划的公众参与对象包括土地规划专家、设计专家,用地单位,涉及的社会、经济、自然问题方面的专家学者、规划区域的政府部门以及区域的群众。宣传可以普及土地规划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公众对微观规划层面的认识,拓宽公众参与的广度。职能部门必须尽可能全面考虑:从与个人或社区的交流到与公众共同参与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共同分享信息。

6. 土地利用

【答案】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它既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土地利用既要受自然条件制约,也受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影响。但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适应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7. 日本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日本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制定国土利用计划; 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计划:管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限制; 全国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度; 关于闲置土地的措施等。日本的土地利用计划体系包括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和部门土地利用计划几大类。

8. 城镇用地布局

【答案】城镇用地布局,就是在城镇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环境条件来确定城镇土地的使用情况。在城镇用地规划阶段,合理的城镇用地布局不仅对城镇自身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有深远的影响,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地区优势的发挥和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二、简答题

9. 结合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观点及构想谈谈你自己的观点。

【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建立以《土地利用规划法》为核心的土地利用规划法规体系

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法规体系山以下5个层次构成:《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规划法》、《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办法》、《技术规范》、地方法规。

①《土地利用规划法》。以《土地管理法》为依据,整合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法规,制定包括

,明确各层次规划的日的、任务、内容、深度以及编制和审各层次规划在内的《土地利用规划法》

批程序,明确相关法律责任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办法》。以《土地利用规划法》为依据,从技术层面对各层次规划编制的目的、任务、内容、深度进一步细化,作为编制规划的依据。

③技术规范。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针对不同层次的规划、不同地类的开发利用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

④地方法规。以国家的土地利用规划法规为基础,由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与此同时,要作好与其他相关法规的衔接工作,避免相互冲突和矛盾。

(2)建立完善透明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

①进一步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各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增强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能力。

②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透明度,增强民主意识,建立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机制,提高规划管理决策水平; 建立长效的规划公示制度,对规划的编制过程、规划内容以及规划调整及时向社会公众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说明,认真吸纳公众意见。

③加大土地利用规划宣传力度,将规划成果和管理制度转化为简明、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强化社会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依法用地的法律意识。

④严格执法,建立规划实施监察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监督规划实施。

⑤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制定促进规划实施的相应措施; 适时调整规划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⑥建立规划实施激励机制,制定引导用地者依法、依规划合理用地的奖励机制,建立各种基金,用经济手段保障规划实施。

⑦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实时动态监控。

⑧建立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协调机制,规划就是不断协调各方利益的决策过程。

(3)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体系

①构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4级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重点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性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主要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确定城镇体系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划分土地利用区,提出分区管制措施。

专项规划重点研究土地利用中的某一类问题。就土地部门而言,重点组织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土地复垦规划等,同时协助各部门编制好行业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研究如何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从用途、数量、质量三方面强化用途管制。建议在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加细,作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据。

详细规划重点研究如何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造和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的可用性和土地生产能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

②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积极探讨在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新形势下土地利用的多元目标。

③规范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机构,进行规划资质评定,强化行业管理; 加快土地利用规划人才培养,建立土地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10.简述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构成与存在的问题。

【答案】(1)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