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燕山大学文法学院823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2.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3. 错别字
【答案】错别字是错字与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 别字又称“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错别字也可简称错字,因为写“别”的也是写错的,通常所说的写错字也包括写别字在内。
4. 句群
【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5. 修辞
【答案】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二、简答题
6. 解释造成句子歧义的原因。
【答案】造成句子歧义的原因有:
(1)字形相同造成歧义
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字词是多音的,这种多音的字词在口语表达时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有时会造成歧义。
(2)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朗读时因对句中词语的重音停顿不同,整句话的意思就会不一样。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时不一定会出现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出现歧义。
(3)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有时句子因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这在口语中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引起歧义。
(4)同音词混淆造成歧义
同音词在书面表达时不会出现歧义,但在口语表达时易发生混淆,造成歧义。
(5)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
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但它们进入具体的语境后,词义就变得单一了。然而有些词语在进入句子后,它的多义现象并未消除,因而引起歧义。
(6)结构、层次划分的不同造成歧义
有时因短语结构关系的不固定而造成歧义和一个语段不同层次的划分而造成歧义,两者很难分得清楚。
①结构不固定产生歧义。一类词语与另外一类词语组合,产生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但由于词义的相互制约常不可能产生多种关系。如果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短语仍保留了多种结构关系,那就会产生歧义。
②层次切分不同造成歧义。一个语段在进行层次分析时,如果出现不同的切分方法产生不同的意思,就出现了歧义。
(7)语义关系不明造成歧义
语义关系不明确,主要指施受关系不清、领属关系不清和修饰关系不清。
①施受关系不清;
②领属关系不清:
③修饰关系不清。
(8)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在有一定语境的上下文里,某些句子成分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如果省略不当,就会引起歧义。
(9)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10)“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
(11)缺少标点造成歧义
有时句子因缺少标点符号,造成在不同的地方停顿,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理解,这与前面因停顿不同造成歧义有相似之处。
(12)缺少必要的限制造成歧义
几个事物是合在一起有某种情况,还是分开来有某种情况,要表示清楚。如果让人感到似乎是合在一起的,又似乎是分开来的,就会产生歧义
(13)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造成歧义
汉语中的许多句子,可以靠意义来组合,这样也就不用关联词语。可有些句子,因缺乏必要的关联词语,或虽用了关联词语,但把关联词语省去了一部分,因而造成歧义。
7. 举例说明偏旁和部首的区别。
【答案】偏旁和部首的区别主要有:
(1)定义不同
偏旁又称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
(2)定义的角度不同
①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从前称合体字的左力一为“偏”,右方为“旁”; 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位于字的左边,称为“左偏旁”; 位于字的右边,称为“右偏旁”。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吃”字的偏旁是“口”,“任”的偏旁是“亻”。
②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时,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排列汉字。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并把这种排字方法称为“分别部居”。每“部”第一个字就是“部首”。例如“霜”是个二层组合,其部件是“雨”,“明”的部件是‘旧”。
8. 试说明现代汉语颜色义场的层次性。
【答案】颜色可以作为上位词,它的下位词可以是红黄蓝白黑; 而红黄蓝可以成为一组,并有自己的衍生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白黑可以自成一组,也有自己的衍生色,黑—灰—白; 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下位词,例如,红的下位词有粉红、玫红、紫红等。
9. 下面的诗文都用了什么辞格?
①朱毛会师在井冈,
红军力量坚又强。
不费红军三分力,
打败江西两只羊。
②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
③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