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黑龙江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背景材料常见的穿插方式大致有几种?

【答案】背景是为说明、补充、烘托新闻事实服务的。背景材料由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调遣。而新闻事实的展开、叙述,在消息中多呈跳跃式,往往不受事物发展先后顺序的制约。这样,笔锋所至,哪里需要背景出场助阵,背景便应在哪里出现。依次而论,常见的穿插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插入导语

导语提倡文字简练,开门见山,在消息的开头部分一般还是不加或少加背景为好。但是,这并非绝对的要求,关键看是否需要。有的消息在导语中插入了背景,效果相当不错,少数导语因为背景材料选得好或者运用得当,显得十分精彩。

(2)导语之后紧接背景段

导语之后紧接背景段,是一种常见的写法,但不能说是最好的写法,更不能成为套路。背景穿插何处,应视需要而定。在最需要的地方出现,就是最佳安排,形成框框反而不好。

(3)分散插人主体之中

常见的写法有两种:①主体中分散穿插独立的背景段; ②将背景材料化作句子的某种成分揉进主体,使其豁着在新闻事实之上,让读者看不出背景与新闻事实的界限,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突出新闻事实,让新闻事实始终处在聚光灯下,令通篇有一种新鲜感。

2. 通讯应该怎样提炼主题?

【答案】通讯提炼主题的要求是:集中、新鲜、深刻。

(1)集中

通讯的主题要集中一点,突出一点,主要宣传一种思想,提出一个问题,提供一项经验。这就要求开掘得深一点,抓准了,把它写深写透。切忌散和乱,羊头上抓抓,狗头上摸摸,东一榔头西一棒,大导语套小导语,枝枝“r “r ,七股八岔; 或者搞事例堆砌,罗列现象,使读者不得要领,不能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写通讯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不要企图在一篇通讯中说明和解决许多问题。多中心等于无中心,主题思想不集中,通讯就没有生命力。通讯主题的新鲜,要求作者有一种探索的精神,不满足于现成的、一眼望到底的东西,不重复别人的老材料、旧观点。记者本来就应该是时

代潮流的弄潮儿,只有不断向读者提供新材料、新观点、新经验、新知识,才能为广大读者所欢迎。

(2)新鲜

通讯要有新意。新意,首先表现在主题的新鲜。有新思想、新问题、新经验,意境上别开生面,立意明确,观点鲜明。最好要见人之未见,言人之未言,不同凡响,不炒冷饭,不人云亦云。要善于抓时代尖端的东西,抓生活潮流前沿的东西,这样能令人耳目一新。

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只要及时抓住,并深入下去探究,总会有一些受众感兴趣的新东西出现。记者要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把通讯报道写到读者的心坎里去。

(3)深刻

深刻,就是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不就事论事,而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事物的特点和本质、事物所包含的意义,开掘得深,并能提高到方针政策、理论的高度,提高到精神文明的高度来报道。

3. 新闻人物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新闻人物主要分为两类:

(1)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

如解放军战士徐洪刚在公共汽车上面对歹徒的利刃挺身而出保护乘客,身负重伤。成为闻名军内外的“见义勇为”英雄。

(2)精英人物

新闻价值的要素中有一个要素:显著性。采写精英人物的目的,常常不是通过事迹彰显其先进观念或精神境界,而是因其成就、机遇的不寻常而关注其成功的原因,如报道他们的现代理念、超人的气魄和胆略、出众的才华甚至是难得的机遇等人生带传奇色彩的一面,与表扬先进、激励社会的典型人物报道有较大差别。

4. 写作工作通讯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案】写作工作通讯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1)从全局高度选择典型事实

写好工作通讯,首先要胸有全局,明确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明确所采写的具体行业当前工作的重心以及履待解决的问题。然后敏锐而准确地抓住有典型性、有指导性的事实,来揭示矛盾,分析与解决矛盾。

(2)进入工作现场,运用活的事实反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或问题

工作通讯要用事实说话,采访所得来的新经验、新观念、新问题,必须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事实传播给读者。这些具体事实如果不进入工作现场是很难发现的,也很难在写作中如实地生动地再现它。因此,写作工作通讯强调到现场去,到实际工作的第一线去。

(3)从群众角度、生活角度写作

工作通讯中,特别是报道有关政策或者工作的重点时,要力求找到它们与老百姓利益的结合点。因此从群众角度、从生活角度来反观、报道有关的工作,一直是改进下作通讯写作的一个诀

窍。

(4)虚实结合

既要注意使用通俗、具体、形象的语言,又可以有一定的评论色彩。虚实结合,是工作通讯写作在语言运用上的两方面要求如下:

①实:语言要通俗、具体、生动、形象

工作通讯由于报道的经常是非事件性新闻,语言容易公文化、空泛而笼统,又由于涉及行业的具体下作也容易落入专业化。因此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更要讲究语言的运用,最主要的是要学会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②虚:工作通讯中要有议论

尤其是结论、观点非常鲜明的工作通讯,在某种意义上是带有述评性质的。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要学会和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要学会和善于运用“直接引语”议论。

5. 如何运用新闻跳笔?

【答案】新闻跳笔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在新闻写作中,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掌握,并进而实际应用“跳笔”这种新闻写作方法。

(1)短段落,多分段。段落是区分内容和层次的手段。跳笔在提行分段上的一个特点,即核心是多分自然段,并且每段都不长,用短段落来划分内容与层次。

(2)断裂行文。新闻跳笔所要求的“断裂行文”,是指段落之间小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排列,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必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逻辑,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着力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它们之间用跳跃的方式组织起来。段落之间可以彼此没有联系,无需过分地注意文字的连贯性和上下文的过渡与衔接。

(3)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的一种技巧,是新闻跳笔在通讯写作中的特殊运用。即把通讯中的某些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然后在这样的段落之间,运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按照类似电影镜头推拉摇移,把它们连接起来。

(4)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在通讯的写作中,跳笔使用得更加灵活。在行文中,可以是事实主体之间、描述与议论之间、现场与背景之间的变化与跨越; 可以是由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时间与空间跨越; 也可以是概述到细节的粗与细、简与繁的跨越; 还有各种笔法,例如倒叙、插叙、比喻、排比等之间的跨越。

二、论述题

6. 社会观察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报道题材,有其独特的采写要求。请你阐述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答案】社会观察通讯的写作要求如下所述:

(1)记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主持正义的精神

社会观察通讯在选题上的最大特点,一是要直面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舆论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这就有可能触动社会的某些敏感区。二是要直面社会的不公平,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