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813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之毛中特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要做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卞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①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②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③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此外,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2. 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原因有:

(1)新的社会阶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贡献巨大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政治上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上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文化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方向上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①扩大劳动就业,缓解社会就业矛盾,增加劳动者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开阔了劳动力就业门路,为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有效缓解就业矛盾,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②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工业化、商品化和城镇化。农村的私营企业80%以上都是从事工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私营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农村经济的工业化、商品化水平。

③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家创汇创收。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提供大量的税收,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④造就了一批勇于开拓、善于进取的民营企业家,培养锻炼了,支有技术、懂经营的管理人员队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勇于开拓、善于进取的企业家和数以千万计的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人才,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宝贵的社会财富。

⑤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个体、私营经济是具有市场行为的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很强的竞争能力、灵活的经营机制,逐渐取得了社会的认同,并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不少人自己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2)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①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③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参与者,是经济增长的推动者,是自主创新的促进者和社会事业的践行者,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函待解决的间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内部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在少数人中还存在着某些缺点、错误、甚至严重的不法行为。还有少部分人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因此,中央强调指出,既要充分肯定和发挥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作用,又要加强教育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 简述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政策的内容。

【答案】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政策有:

(1)2005年3月,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②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③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④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2013年6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四点意见:

①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我们坚持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对台湾仟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

②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两岸应该以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合作,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汇集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在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抚平历史创伤,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崭新篇章。

③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两岸关系进入巩固和深化的新阶段,更需要两岸保持积极进取精神,以更大勇气和决心面对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④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首先要继续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其次,要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社,让更多民众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坚定振兴中华的共同信念。

4. 联系两岸关系的历史和最新局势,请分析“一国两制”的理论及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对两岸统一的意义。

【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3)香港、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①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表明了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卓越能力;

②台湾与香港、澳门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都实行不同于大陆的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