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

A. 通用寄存器 B. 主存单元 C. 程序计数器 D. 堆栈 【答案】B

2. 若x=103,y=-25, 则下列表达式采用8位定点补码运算实现时,会发生溢出的是( )

A.x+y B.-x+y C.x-y D.-x-y

【答案】C

【解析】8位定点补码能表示的数的范围为:

A 结果为78, B 结果为-128, D 结果为-78都在此范围内,只有C 结果128超过了8位定点补码能表示的数的范围,会发生溢出

3. 在集中式总线仲裁中,方式响应时间最快,方式对_____最敏感。

A. 菊花链方式 B. 独立请求方式 C. 电路故障

D.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 【答案】ABC

【解析】链式查询方式的缺点是对询问链的电路故障很敏感。独立请求方式的优点是响应时间快。计数器定 时查询方式中,每次计数从“0”开始,各设备的优先次序与链式查询法相同,优先级固定。每次从中止点开始, 每个设备使用总线的优先级相等。

4. 在定点数运算中产生溢出的原因是( )。

A. 运算过程中最高位产生了进位或借位 B. 参加运算的操作数超出了机器的表示范围 C. 运算的结果的操作数超出了机器的表示范围 D. 寄存器的位数太少,不得不舍弃最低有效位

【答案】C

5. 求整数

阶乘的算法如下,其时间复杂度是( )。

A. B.0(n ) C. D. 【答案】B

【解析】设fact (n )的运行时间函数是T (n )。

该函数中语句①的运行时间是0(1), 语句②的运行时间是T (n-1)+0(1), 其中O (1)为乘法运算的时间。

因此,当

T -0; 当n >l 时,时,(n )(1)

即fact (n )的时间复杂度为O (n )。

6. 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代变化,其中第四代是年的计算机为代表。( )

A.1946〜1957,电子管 B.1958〜1964,晶体管

C.1965〜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1972〜1990,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答案】D

7. 某计算机主存容量为64KB ,其中ROM 区为4KB ,其余为RAM 区,按字节编址。现要用2K ×8位的ROM 芯片和4K ×4位的RAM 芯片来设计该存储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ROM 芯片数和RAM 芯片数分别是( )。

A.1、15 B.2、15 C.1、30 D.2、30 【答案】D

【解析】主存储器包括RAM 和ROM 两部分,由于ROM 区为4KB ,则RAM 区为60KB 。存储容量的扩展方法有字扩展、位扩展、字和位同时扩展三种。选用2Kx8位的ROM 芯片,只需

则,

/4*2采用2片芯片进行字扩展便可得到4KB 的ROM 区;选用4Kx4位的RAM 芯片,需采用(60)片芯片进行字和位同时扩展便可得60KB 的RAM 区。

8. 希尔排序的组内排序采用的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折半插入排序 C. 快速排序 D. 归并排序 【答案】A

【解析】希尔排序基本思想是:先将整个待排元素序列按某个增量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在子序列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依次缩减增量再进行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増量足够小)时,再对全体元素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

9. 20世纪50年代,为了发挥_____的效率,提出了_____技术,从而发展了操作系统,通过它对_____进行管理和调度。( )

A. 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 B. 计算,并行,算法

C. 硬设备,多道程序,硬软资源 D. 硬设备,晶体管,计算机 【答案】C

10.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

减少

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解析】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将用户的

请求和

请求重叠起来的办法来有效

地使用和外设。它设法让总有事情可做,以此来提高和外设的利用率。

11.假定主存地址为32位,按字节编址,主存和Cache 之间采用直接映射方式,主存块大小为4个字,每字32位,采用回写(WriteBack )方式,则能存放4K 字数据的Cache 的总容量的位数至少是( )。

A.146k B.147K C.148K D.158K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