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4岁,因“后颅窝占位”行肿瘤切除术。术终,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吞咽反射恢复。于深麻醉下拔管送术后恢复室,观察1h后,意识未恢复,呼吸频率减慢,且幅度减弱,PETCO270mmHg。此时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再次气管内插管。 面罩辅助通气。 过度通气解决高CO2血症。 急行颅脑CT,明确病因。 必要时行开颅手术。 应用大量拮抗剂催醒。
患儿女,2个月,拒食,吐奶,嗜睡3天,面色青灰,前囟张力较高,脐部少许脓性分泌物。该患儿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的原因为() A.脑膜炎反应轻。 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 机体反应差。 颈下肌肉发达。 前囟及颅缝未闭,可起缓冲作用。
女,38岁,因双乳胀痛伴肿块数年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双乳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之结节,质韧,同侧腋窝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挤压乳头时有乳白色液体溢出,细胞学检查未发现异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乳癌。 乳腺纤维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结核。 乳房囊性增生。
患者,女性,26岁。2周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未做进一步的任何治疗,来院就诊,要求手术治疗。查体心率108次/分,血压120/70mmHg。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是()。 用镇静剂与安眠药。 服用硫氧嘧啶类药物。 应用普萘洛尔。 应用利血平。 口服甲状腺素片。
男孩,10岁,于1月15日来院急诊。其母代诉,起病急,高热、头痛伴呕吐8小时,现呼之不应。体温40℃,面色苍灰,四肢冷,全身皮肤出现广泛淤点、淤斑,脉细速,血压测不出,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在抢救本患儿的过程中,国内普遍采用山莨菪碱,从理论上讲,以下哪项不是本药的作用机制() A.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疏通及改善微循环。 降低细胞应激性。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搏量,改善心功能。 降低血黏度,防止发生DIC。 拮抗肾上腺素仪受体兴奋,抗5-羟色胺。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中有多种方法在临床使用并各有优缺点,在进行临床检测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常用于血液和体液中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