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传染病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孩,10岁,于1月15日来院急诊。其母代诉,起病急,高热、头痛伴呕吐8小时,现呼之不应。体温40℃,面色苍灰,四肢冷,全身皮肤出现广泛淤点、淤斑,脉细速,血压测不出,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在抢救本患儿的过程中,国内普遍采用山莨菪碱,从理论上讲,以下哪项不是本药的作用机制()

A . A.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疏通及改善微循环
B . 降低细胞应激性
C .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搏量,改善心功能
D . 降低血黏度,防止发生DIC
E . 拮抗肾上腺素仪受体兴奋,抗5-羟色胺

人体浅表淋巴结通常直径多在()。 0.2~0.5cm。 1.0~1.5cm。 0.2~0.3cm。 0.5~1.0cm。 0.1~0.5cm。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中有多种方法在临床使用并各有优缺点,在进行临床检测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常用于血液和体液中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是() A.直接法。 间接法。 双标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比浊法。 十二指肠溃疡黏膜防卫力量削弱,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球部常有胃窦上皮化生。 胃窦黏膜分泌黏液的能力,远比十二指肠强。 球部胃窦上皮化生为Hp定植且引起球炎创造条件。 球部化生的黏膜炎症时制造HCO能力减弱。 前列腺素缺乏时必然使黏膜对胃酸侵袭的易感性增强。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中有多种方法在临床使用并各有优缺点,在进行临床检测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常用于病原体检测和肾炎活检、皮肤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最经典的方法是() A.直接法。 间接法。 双标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比浊法。 引起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过高的因素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壁细胞总数增多。 Hp感染。 壁细胞对胃泌素敏感性增高。 D细胞数量增加,生长抑素增多。 胃酸反馈性抑制机制失灵。 男孩,10岁,于1月15日来院急诊。其母代诉,起病急,高热、头痛伴呕吐8小时,现呼之不应。体温40℃,面色苍灰,四肢冷,全身皮肤出现广泛淤点、淤斑,脉细速,血压测不出,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在抢救本患儿的过程中,国内普遍采用山莨菪碱,从理论上讲,以下哪项不是本药的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