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长信宫灯
【答案】长信宫灯以汉代宫女形象为基本造型,灯身通体鎏金,有铭文“长信”二字。宫女作跪坐状,以左手持握灯座底部的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向下宽展如同倒置的喇叭,与体腔为空心相连,燃灯时起到烟道和消烟的功能。灯盘呈“豆”形,可以调节照度和照射方向。长信宫灯的设计,将功能性、科学性与灯的造型设计完美地统一起来。
2. 唐三彩
【答案】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井不限于三种色釉。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色。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
3. 惠山泥人
【答案】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惠山泥塑的总称。因以制作阿福最有特色,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大阿福”或“惠山泥阿福”。惠山泥人的特色是大胆的夸张和强烈的色彩,并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在清代,惠山泥人的生产旺季多在二、二月的香汛时节,并且远销南洋一带。
4. 画像石
【答案】画像石是指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种祭祀性丧葬艺术。汉画像石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 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5. 虢季子白盘
【答案】根据盘内铭文的内容,我们可知这个盘是周代的一件大器,它是虢季子白奉命征伐有功时被封赏的纪念性物品,取名为虢季子白盘。它长约82厘米,宽约82.7厘米,高约41.3厘米。周身是环带纹,是周代典型的青铜装饰花纹,这也是目前所见最久的铜盘,有铭文刻字,现
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6. 夹缬
【答案】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花纹对称。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
7. 觚
【答案】觚是饮酒器。觚的形状细长,底宽,腰细,侈口成喇叭花状,造形十分优美。觚形在商代早期是矮而粗,商代晚期变为高而细。
8. 绿沉漆
【答案】绿沉漆是色漆的新发展。绿沉色就是一种暗绿色,如物沉在水中,其色深沉静穆,故称绿沉。这种色漆的出现,标志着霍漆工艺在调色技术上的新成就。
9. 现代工艺
【答案】现代工艺是指运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所生产的各种美术设计品。现代工艺是相对于传统工艺而言的,它的范围很广,而且在各个工艺品种的发展中,也产生新的变化,相互交错。
10.铜剑
【答案】铜剑在春秋战国的青铜制品中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种特殊品种。它既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佩饰品。铜剑的造形优美,剑身和剑柄的比例、圆首、双箍,都处理得十分恰当。剑格的设计符合使用的要求,刺杀时既可防手前滑,也可遮挡敌方的杀伤,起到护手的作用。铜剑在工艺上已掌握了较高的科学技术,金属表面镀铬,以免青铜受氧化而腐蚀。
二、简答题
11.简述失蜡法的特点。
【答案】(1)制作简便,无须分块。它用蜡制成器形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熔液,蜡液流出,有蜡处即为铸造物。
(2)花纹精细清晰,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的镂空装饰效果。
(3)器物表面光滑,不再进行打磨。
(4)精确度相当高。代表作有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铜尊和铜盘上那玲珑透剔的装饰。
12.简述青铜器的优点。
【答案】青铜在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上,它的优点较多:
(1)熔点比较低。金属工艺的最先制作方法是锻打,叫做冷锻法。之后用熔铸法。
(2)硬度可以增高,可以根据器皿或用具的需要,铸造出各种不同硬度的青铜器。
(3)在熔铸时由于铜液的膨胀性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得到清晰的花纹。
13.简述商周两代青铜器有何异同点?
【答案】(1)商代主要采用饕餮纹和兽面纹,还有回纹、象纹、鱼纹、鸟纹、蝉纹、蚕纹等。一般运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即以兽面纹为主题,回纹为陪衬,形成主次效果。图案组织多采用单独纹样,并用对称式显示出威严的艺术气氛。此种格式也与合格的制作技法相适应。
(2)周代的装饰饕餮纹已居于次要地位,多用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组成的二方连续形式,地纹减少或无地纹,具有质朴和韵律美。
(3)特点:商代青铜器多用于祭祀或酒具,而周代则多用作礼器或纪念的用品,故多出现长篇铭文,比如歌颂周王美德或贵族功绩赏赐或交换、婚嫁、诉讼等记事祭祀类。
14.简述元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色?
【答案】元代蒙古贵族在将近一个世纪的统治期间里,并没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总的来看,这时期的文化具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蒙古贵族的游牧民族文化; 二是汉族的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另外,由于版图的扩展和中外的交往,还出现一部分传来的并未消化的外来文化。但是作为文化之一的工艺美术,其代表时代风貌的是一种豪放、疏野的特色。工艺美术的造型庞大,器形的简略,色彩的艳丽,放映了游牧民族的雄健粗犷的审美要求和生活需要。采棉的推广,工艺技术的交融和发展,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贡献。
15.简述清朝各时期丝织的艺术特点。
【答案】(1)康熙时期,丝织工艺大体承继明代的艺术风格,己八达晕这一类图案组织最有特色。
(2)雍正时期,改进了织机,采用了多层经纬织法,纹样较为丰富,色彩更加华丽。在用色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3)乾隆时期的丝织,以吸收外来图案风格为其特点。在装饰中采用了一些法国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式样。但从总体看有过于堆砌和繁缛之感。
16.唐代工艺美术发展的总特点。
【答案】(1)人的意识的解放。
(2)装饰的生活情趣化。
(3)多种装饰技法的应用。
(4)唐代的装饰纹样,早期秀美、工整,受传统图案的影响。中期富丽、丰满。晚期则较洗练、简朴,失去了初唐的清秀和盛唐的富丽的特色。
(5)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用“满”字形容; 由于其富于情趣化,所以也可用“情”字来形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