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781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路透南非新闻社

【答案】路透南非新闻社是1912年由路透社创办,后改名南非新闻联合社。为南部非洲提供新闻,1938年改为现名,是非洲第一个国家通讯社。而今合众国际社、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等大型通讯社都在南非设立办事处,进行新闻交换活动。

2. 《信使报》

【答案】《信使报》于1827年创办,是智利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宗旨为“独立、客观、允分”地报道新闻。每天出版50版左右,行销全国,周日出120版,销量比平日增加一倍。该报在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安托法格斯塔、卡马拉出版不同的地方版。报纸的内容广泛,重视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报道; 经济消息信息量大、时效快,每天提供的最新数据为工商界所必读。广告收入约占全国报刊广告费的70%o

3. 拉美特稿社

【答案】拉美特稿社又称拉丁美洲特种新闻社,1983年10月在墨西哥城成立,由9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共同组建。该社试图以自己的、拉丁主义的和不带政治偏见的观点,来报道拉丁美洲的发展成就及地区一体化问题,以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4. 《每周新闻》

【答案】《每周新闻》是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1621年创于伦敦,是出版商伯恩与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的,全称为《来自意大利、德国、匈牙利的每周新闻》,"News ”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被用于刊名。该刊报头印有“允许出版”字样,每期20页,外观似荷兰新闻书。内容按政府规定,只报导国外新闻,无国内政治新闻。

5. 《鸭鸣报》

【答案】《鸭鸣报》是法国重要的政治性杂志,同时也是最具法国特色的杂志。1916年由莫里斯·马雷夏尔创办。马雷夏尔信奉无政府主义,为此刊起的名字,意味着它是一份敢讲大实话的刊物。该刊以讽刺性著称,并有巨大的影响力。它以独立经营的办报方针、辛辣的讽刺、诙谐调侃的语气、揭露丑闻的勇气、报道时事的严肃态度以及旗帜鲜明的立场,赢得了广泛读者的信赖,享有很高的政治声望。

6. 《国际先驱论坛报》

【答案】《国际先驱论坛报》是美国企业在巴黎办的国际性英文日报。其前身是1887年10月开始出版的《纽约先驱报》欧洲版。二战期间停刊,1944年复刊,1967年5月22日改用现名。目前股权分属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惠特尼广播电视台。该报着重报道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通过卫星传送版面在伦敦、马赛、苏黎世、海牙、罗马、迈阿密、香港、新加坡等地同时印刷,行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资产阶级观察世界、传播观点的重要阵地。

7. 《埃及事件报》

【答案】《埃及事件报》于1828年由奥斯曼帝国驻埃军官穆罕默德·阿里创办,主要发布官方新闻和政府法令、公告,同时刊载一些各地要闻和有关文学和社会问题的文章,几位阿拉伯著名的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该报的主编。用法、阿文出版。该报一直出版到1952年才停刊。

8. 《铁嘴报》

【答案】《铁嘴报》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社会俱乐部的机关报,由修道院院长毛劳德·福适和记者尼古拉·邦维尔创办。该报秉承社会俱乐部的宗旨,宣传平均分配土地,限制过多财产,主张财产平均主义。社会俱乐部由第三等级的代表组成,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与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一脉相承。

9. 《环球邮报》

【答案】《环球邮报》是一家全国性报纸。它虽然大部分行销加拿大中南部和东南部,但其影响遍及全国。它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声望,社论和新闻报道常为报刊所引用和转载。其出版地点在安大略省府多伦多市,从1980年起,通过卫星在卡尔加里和蒙特利尔两地增出了传真版。《环球邮报》的前身是《环球报》,创办于1844年,最初是一份多伦多边居民区的周报,创始人乔治·布朗。第一版专门报道英国和加拿大的议会辩论。第二版是社论和世界最新消息,不过所谓的“最新消息”是由轮船带来的,其效果远不能与今日相比。第三版是商业和地方消息,第四版是广告专版。

10.知识沟

【答案】“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二、简答题

11.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媒体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答案】随着网络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它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经过近几年的讨论与实践,学界和业界越来越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网络媒体有优势也有不足。

(1)从网络传播技术的角度看,网络媒体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传播迅速及时。互联网的触角已几乎延伸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在网上的流通已经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为快捷。而且,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可以随时更新,这就把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

②全球传播。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任何国家的任何用户的观点,通过网络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只要这些信息具有足够的价值或吸引力,就可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③海量信息。由于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数据库,使网上的信息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相对于传统媒体有限的信息量来说,可以说是“海量”的。

④多媒体化。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综合多种媒体形式,实现了信息传输的多媒体化。所谓多媒体,就是指数据、文本、声音以及各种图像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能对包括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在内的各种信息做数字化处理,从而使网络兼具多种媒体优势。

⑤渠道开放。从技术上说,网络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空间,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表达意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这或许是网络最具革命性的挑战。正是网络传播的渠道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垄断,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上的传播者。

③交互性强。在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是截然分开的两种角色,前者主动地传播信息,后者被动地接受信息。即使传者要与受众进行双向交流,也只能极其有限地体现在“编读往来”、听众热线、现场直播等形式中。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用户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拉出信息,还可以通过在线聊天、BBS 、网上论坛及时发送反馈意见,并且会引发更多信息反馈,从而形成强烈的网上意见市场。

⑦检索方便。网络媒体在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的同时,由于信息量巨大,海量信息能够得到长久的贮存,加上多媒体文本以超链接的方式加以组织,具有检索方便的突出特点。通过超链接,或者通过搜索引擎,人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方便地从信息海洋中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有关信息,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现实意义。

(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传播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承载过量。虽然互联网络理论上可以容纳无穷无尽的信息,但由于信息是通过互联网上的站点来连接和传输,再加上承载信息的电缆、光缆又总是存在着信息容量的限制,必然使整个网站难以承载无法计数的信息流量。即使网络传输畅通无阻,日积月累起来的信息,从四面八方会聚在一起的新闻报道,往往让用户掉进信息的汪洋大海。要从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