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819园林植物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植物生境

【答案】“植物生境”指每一种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宜自身生长发育及繁衍的自然环境,是其生活空间和其中生态因子的总和。通常将植物具体所生存于其间的小环境,简称为“生境”。

2. 自然分类系统

【答案】“自然分类系统”是指着眼于客观地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遵从一定的原则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系统,又称“植物系统学”。

3. 园林树木

【答案】“园林树木”是指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藤木,很多园林树木是花、果、叶、枝或树形美丽的观赏树木,但也包括那些虽不以美观见长,但在城市与工矿区绿化及风景区建设中能起卫生防护和改善环境作用的树种。

4. 品种

【答案】“品种”,这里的品种指由人工培育而成,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的某类植物,也称为该种植物的品种。这类植物原来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纯属人为创造出来的,所以植物分类学家均不以之作为自然分类系统的对象,但是这类植物对人类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是园林、林业、农业、园艺等应用科学的研究对象。

5. 树木修剪

【答案】“树木修剪”是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某些器官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部分以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实现整形的措施。

6. 向心枯亡

【答案】“向心枯亡”又称“向心更新”,指随着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当新树冠达到其最大限度以后,同样会出现先端衰弱、枝条开张而引起的优势部位下移,从而又可萌生新的徒长枝,由(冠)外向内(膛)、由上(顶部)而下(部),直至根颈部进行更新的现象。

7. 分层现象

【答案】“分层现象”指各地区各种不同植物群体,常形成不同的垂直结构“层次”的现象。主要依植物种的高矮及不同的生态要求而形成。“层次”少的,如荒漠地区的植物通常只有一层;“层次”多的,如热带雨林中常达六、七层以上。“层次”除了地上部的分层现象外,在地下部,各种植物的根系分布深度也是有着分层现象的。

8. 物候期

【答案】“物候期”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适应某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能随气候变化而变化。因人们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所以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9. 湿生植物

【答案】“湿生植物”指在潮湿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若在干燥的中生环境下则常致死亡或生长不良的植物类型。根据实际的生态环境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喜光湿生植物、耐阴湿生植物。常见的湿生植物有鸢尾、半边莲、蕨类、海芋等。

10.花相

【答案】“花相”指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园林树木的花相,从树木开花时有无叶簇的存在而言,可分为两种形式:“纯式”和“衬式”。前者指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谓纯式;后者则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谓衬式。

二、简答题

11.园林树木根据栽培用途可分出几类树木?

【答案】园林树木是建造园林的重要因素,其在园林中发挥着各种不同的作用,根据其在园林中的栽培用途,可将园林树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行道树:为了美化、遮阴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旁栽植的树木。如悬铃木、白榆、枫树、银杏、樟树、女贞、青桐、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水杉等。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暴晒和装饰用。如油松、白皮松、合欢、梧桐、杨类及观花、观果、观叶的乔木等。

(3)独赏树:又称为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体形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如雪松、南洋杉、松、柏、银杏、玉兰、槐、垂柳等。

(4)群丛与片林:片林是以乔木为主仅杂有少量灌木、丛木,施行成片绿化种植的方式;群丛是以灌木、丛木为主仅杂有少量乔木的绿化种植方式。如松柏林、杂木林、竹林等。

(5)观花树(花木):凡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或芳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丛木及藤本植物。如梅花、月季、白玉兰、泡桐、含笑等。

(6)藤木(藤本类):包括各种缠绕性、吸附性、攀缘性、钩搭性等茎枝细长难以自行直立的木本植物。如香樟木、爬山虎、石南藤、沉香、首乌藤、木藤蓼等。

(7)地被植物:凡能覆盖地面的植物,除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中矮小丛木、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木均可能用做园林地被植物用。如太阳花、孔雀草、一串红、矮石竹等。

(8)地栽及盆栽的桩景树:可分为山水盆景及树粧盆景,树桩盆景主要是仿效自然界的古树奇姿经艺术加工而制成,栽于盆钵中供室内案头观赏用。如黄荆、黄杨、雀梅等。

(9)植篙及绿雕塑:植篱又称为绿篱或树篱,在园林中主要起分隔空间、范围场地,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环境以及防护等作用;绿雕塑又称为造型树,在园林中具有特殊情趣的景物效果,以常绿针叶树为主及一些阔叶常绿树种为宜。

(10)室内绿化装饰及切花:室内绿化植物的选择条件主要是观赏效果好、观赏期长、耐阴性强的种类。一般以常绿性暖热带乔、灌木和藤木为主,适当点缀些宿根性观叶草本植物、蕨类植物以及球根花卉。凡具有美丽的叶、枝、果、芽等均可作切花材料,要求易于开放、持续花期长、易于发枝、花枝较长的品质,如月季、玫瑰、康乃馨等。

12.推选一树种作国花,并说明理由。

【答案】(1)国花是指一个国家用来作为自己国家象征的花,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别具意义。中国花文化情结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欣赏花,不仅欣赏花的颜色、姿容,更欣赏花中所蕴含着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

目前许多国家都以确立了国花,我国由于分歧太大,一直尚未确立国花,但以牡丹和梅花的呼声最高。在此选择牡丹作为国花。

(2)具体理由如下:

牡丹的国色天香、雅俗共赏,是最适合的国花之选。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其中以洛阳牡丹、菏泽牡丹最富盛名。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独具中国特色。

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

13.简述山茶的观赏特性和适生性

【答案】山茶是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革质,有光泽。花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花期9到4月,个别品种有香味。

(1)观赏特性:山茶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冬末早春开花,花色淡粉、黄色、红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