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 —届人大的召开
B.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C. 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答案】B
【解析】中共八大正确决策:①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做出的一系列论断为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中共( )。
A. 八大
B. 十二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答案】C
【解析】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要内容有:(一)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4年来的实践作出了基本总结。(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的科学的概括。(三)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四)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 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B. 广东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
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答案】C
【解析】1926年7月,北伐战争迅速从广东进展到长江流域和黄河以南,基本上消灭了吴佩
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并在河南打败了张作霖。反帝运动和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全国处在革命高潮之中。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国民革命在部分地区遭到失败,出现了宁汉对立的局面。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的加入之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军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4. 1978年直接领导和发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中央领导人是( )。
A. 邓小平
B. 汪东兴
C. 胡耀邦
D. 陈云
【答案】C
【解析】在胡耀邦的支持和指导下,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上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文。文章鲜明地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5. 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主要是针对( )。
A.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破坏抗战
B. 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伪政权
C. 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
D.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的政策转变
【答案】D
【解析】1939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战和反共。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中共针对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军事进攻以前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并且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 云南和贵州两省的独立发生在( )时期。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北伐战争
D. 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1915年底由于袁世凯复辟称帝,云南将领蔡锷、唐继尧等人统一各派力量,在云南首举义旗,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分三路讨袁,其后不久贵州省宣布独立。
7. “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
A. 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后公开化
B. 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C. 参加一战以获日本的贷款
D. 段祺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答案】B
【解析】府院之争是指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的纷争,两者又分别依靠美、日的支持,实质是美、日两国对中国的争夺。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黎元洪同意与美国保持一致行动。而日本则支持段祺瑞参战,答应借巨款给段祺瑞,以扩充其势力。美国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国会反对参战。段祺瑞则召集亲信召开督军会议,决定参战,并要挟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战案,但未能得逞,于是要求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其后黎元洪罢兔段祺瑞职务,而段祺瑞则出走天津,扬言要另立政府。
8. 1950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书面报告的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陈云
【答案】A
【解析】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于1950年6月6日〜6月9日在北京举行。在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周恩来作了《关于外交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陈云作了《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报告》。
9. 下列口号中不是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在示威游行时高呼的是(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A
【解析】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