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革命家赫尔岑曾说:“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卢梭所痛斥的“这种人的文明”是指() 封建的等级制度。 西方殖民侵略扩张。 资本主义私有制。 天主教会教权统治。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这)是一个政治联合体赖以奠立的根本原则,这条原则有助于克服绝对放任自流所导致的无法无天的状态,因为人们将自愿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与他人合法的自由权利相和谐„„这意味着,他将被强迫而成为自由的。”文中这个“根本原则”是() A.人人平等。 B.社会契约。 C.自由民主。 D.理性法制。
英国洛克(1632—1704)深受从哥白尼到牛顿的科学成就和科学精神的感召,把上帝是人类活动中心的思想颠倒过来,建立人是社会中心的理论,并且认为人类社会也有规律可循。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天主教神学。 B.自然科学的原则适用于人类社会。 C.自然科学进步推动社会科学发展。 D.自然科学发展促进了反专制斗争。
这是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新思想几乎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而在政治上他们开始质疑长久以来的君主制,通常将政府视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这就逐步构成了对当时政治秩序观念的挑战。这一时代大致于() A.15、16世纪。 B.17、18世纪。 C.18、19世纪。 D.19、20世纪。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在启蒙运动中,有一位思想家反对分权、反对代议制,主张通过“公意”的专政来保障公民的“自由”。这位思想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