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6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卷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 卷参考答案要点
一、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答:(1)自在世界又称天然的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先在世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①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不断转化为人类世界。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类世界又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使天然自然成为人化自然。②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分化与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答: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二者既区别又联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二者又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是斗争的同一,是包含对立差异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3、真理与价值
答: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即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真理是一元的。价值,作为哲学的范畴,指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即按照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去改造世界。价值是多元的。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即坚持以科学的事实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要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4、社会存在
答: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它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它可以加速或延缓整个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形态更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