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级联系统。

【答案】级联系统是指在一个连锁反应中,当一个酶受到激活后,其他酶依次被激活,引起原始信号的放大的连锁反应。

2. 核糖体循环。

【答案】核糖体循环是指多肽链的合成是从核糖体大小亚基在mRNA 上的聚合开始,到核蛋白体解聚离开mRNA 而告终的,解聚后的大小亚基又可重新在mRNA 上聚合,开始另一条新肽链的形成的循环过程。

3. 光复活作用。

【答案】光复活作用是指因紫外线引起的胸腺嘧啶二聚化类的DNA 损伤,由于光解酶利用可见光的能量而得以 修复并使受损伤细胞存活的现象。

4. 酶工程。

【答案】酶工程是指在一定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性质,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边缘科学技术。包括化学酶工程和生物酶工程。

5. 内源因子

【答案】内源因子是胃幽门黏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维生素

被吸收,

且不被肠细菌破坏。缺乏内源因子可导致维生素

6. 多酶复合体。

7.

只有与它结合才可能透过肠壁的缺乏。 【答案】多酶复合体是指多种酶靠非共价键相互嵌合、催化连续反应的体系。

【答案】(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

调控、应激反应以及

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8. 蛋白质等电点。

【答案】

当溶液在某一定

点。

的环境中,使蛋白质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恰好相等,即净电荷称为蛋白质等电为零,在电场中,蛋白质分子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

这时溶液的

二、问答题

9. 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含有启动子、结构基因区、调控区和终止区。

不同点:(1)真核细胞的基因属单顺反子,原核细胞的基因属多顺反子;往往多个相关结构基因构成一个操纵子。

(2)真核细胞结构基因中含有插入序列(内含子),属断裂基因;原核细胞结构中无插入序列。

(3)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调控区都很小,大多位于启动子上游不远处;真核细胞的转录调控区大得多,往往远离启动子。

(4)真核细胞基因受顺式作用元件如增强子和反式作用因子的多重调控;原核细胞基因受操纵子调节基因的调控。

(5)原核细胞基因还存在基因重叠现象。

10.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一旦参加生物合成,使其浓度降低,因而影响TCA 环的进行,生物体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通过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来维持,主要有3条途径:丙酮酸的羧化、PEP 的羧化、天冬氨酸和谷氨酸转氨作用。

11.生物体内嘌呤核苷酸有两条完全不同的合成途径,试简述两条途径的名称和特点。

【答案】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甲酰基(来自四氢叶酸)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在胞液中进行,反应步骤比较复杂,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

然后

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

与鸟嘌呤核苷酸

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有两种酶参与,即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由5-磷酸核糖-1-

焦磷酸

的补救合成。

12.计算一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ATP 的分子数。

【答案】丙氨酸脱氨形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生1

分子

分子在三羧酸循环中,有4次脱氢,其中3

次产生

提供磷酸核糖,

它们分别催化

和通过呼吸链可生成2.5

1

次产生生生成7.5

分子

成1.5分

子再加上由琥珀

酰生成琥珀酸产生1分

子所以共产

分子。所以1

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

13.什么是遗传密码?简述其基本特点。 分子数为12.5。

【答案】(1)密码子是mRNA 中核苷酸与蛋白质中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连续的3个核苷酸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标准的遗传密码是由64个密码子组成的。

(2)特点:①通用性;②方向性;③简并性;④读码的连续性;⑤密码的变偶性;⑥64组密码中有3组为 终止密码子(UAA 、UAG 、UGA ),有一组既是Met 的密码子,又是起始密码子(AUG )。

14.在很多酶的活性中心均有His 残基参与,请解释。

【答案】酶蛋白分子中组氨酸的侧链咪唑基pK

值为在生理条件下,一半解离,一半不解离,因此既可以作为质子供体(不解离部分),又可以作为质子受体(解离部分),既是酸,又是碱,可以作为广义酸碱共同催化反应,因此常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15.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三者的异同。

【答案】(1)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底物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形成高能磷酸酯键,后者在酶的作用下将能量转给ADP ,生成A TP 。

(2)氧化磷酸化是指与生物氧化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生物氧化过程中的

电子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

,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 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所含的化学能。

(3)光合磷酸化是指与光合作用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光照引起的电子传

递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

,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 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16.线粒体电子转移链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酵母细胞色素氧化酶由7个亚基组成,但是只有其中的4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由酵母核内DNA 编码,那么其余三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所需的信息来自何处?

【答案】除了核内DNA 外,原核生物酵母细胞的线粒体内还含有少量DNA ,这些DNA 编码题中其余三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

三、论述题

17.说明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受到哪些物质的调控及这些调控的生理意义。

【答案】

磷酸果糖激酶受

酵解反应中最关键

的限速酶,糖酵解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的骨架。

和柠檬酸抑制,被果糖-2,6-二磷酸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为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