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影像住院医师题库>核医学题库

问题:

[多选] 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肌灌注图像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心室壁增厚
B . B.放射性分布呈多发节段性稀疏、缺损
C . C.左室腔扩大
D . D.右室腔可增大
E . E.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有交叉

胆囊腺肌增生症和其他胆囊疾病鉴别的主要依据是()。 胆囊壁增厚的范围。 胆囊腔的大小。 胆囊壁的破坏程度。 增厚胆囊壁内的小囊样结构。 胆囊壁增厚的程度。 患者,男性,28岁,胸部外伤致右侧第5肋骨折并发气胸,呼吸极度困难,发绀,出冷汗。检查:血压10.6/8kPa(80/60mmHg),气管向左侧移位,右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颈胸部有广泛皮下气肿等。医生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判断胸腔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简单方法是()。 A.检查患者的呼吸音是否正常。 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 检查引流瓶中是否有引流液。 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液体引出。 检查水封瓶中长管内水柱有无波动。 休克除补充有效血容量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抗休克的重要内容,下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需注意的问题中,不正确的是()。 应在休克发生时尽早、足量使用。 纠正酸中毒,否则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发挥小。 血管收缩剂用量不宜过大,防止加重心脏后负荷或微循环障碍。 应用血管扩张剂后,微循环中的酸性代谢产物进入循环,加重酸中毒。 血管活性药物必须配合其他抗休克治疗。 股骨干骨转移瘤合并病理骨折时,为减轻骨折的症状,应采用() 皮牵引。 患肢抬高,置下肢外展屈曲位。 髓内针固定。 石膏外固定。 夹板固定。 重度休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依据中,不包括()。 出现出血、血栓、溶血等表现。 血小板<8×109/L、凝血时间(试管法)异常,高凝状态<3分钟,低凝状态>12分钟。 早期表现为纤溶亢进:①凝血酶结时间>25秒;②3P试验阳性;③优球蛋白溶解时间<2小时;④全血块溶解时间>2小时。 HCO3-<21mmol/L,pH<7.35,COCP、SB、BB、BE均降低,血清Cl-、K+升高。 红细胞形态呈盔形或三角形或碎片状、凝血酶原时间比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纤维蛋白原减少。 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肌灌注图像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