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级会计实务题库>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题库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计算分析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于2013年1月在对其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甲公司于2012年9月20日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乙公司一项以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换,资产置换日,甲公司换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成本1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乙公司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余额为2100万元,累计摊销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甲公司换入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直线法按18年摊销,无残值。假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18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500
——公允价值变动3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
贷:投资收益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33.33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33.33
(2)甲公司于2012年10月以一批自产产品与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置换,资产置换日,甲公司该批自产产品的成本为8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丙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92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万元。换入后的资产均不改变使用用途。假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
贷:库存商品800
借:存货跌价准备50
贷:资产减值损失50
要求:根据资料(1)和(2),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有关会计差错的更正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前期差错处理,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不考虑所得税费用和盈余公积的调整,损益科目合并结转)。

临时分保业务安排完毕后,分出公司应向分人公司发送证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凭证是() ["分保账单","保险单","分保条","保险凭证"] 增加了营销、财务和采购的功能的物流资源计划是()。 ["配送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 某超赔再保险合同发生赔款1200万元,标的损余价值为200万元,向第三者追回款项是180万元,发生一笔向某再保险接受人摊回赔款220万元,则,该次事故的最后净损失是() ["600万元","820万元","1040万元","1200万元"] 采用自营物流或是物流外包,企业决策的依据是物流的()。 ["市场密度","物流总量","需求稳定性","总成本最低"] 某超额赔付率再保险合同,规定分出公司负责赔付率在75%(含75%)以下的赔款,分入公司负责超过赔付率75%~125%之间的赔款,且赔付率125%以上的部分仍由分出公司承担。假设某年度保费收入是1000万元,分入公司赔款额为400万元。那么,赔款总额为() ["400万元","1000万元","1150万元","1400万元"]

计算分析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于2013年1月在对其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甲公司于2012年9月20日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乙公司一项以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换,资产置换日,甲公司换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成本1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乙公司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余额为2100万元,累计摊销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甲公司换入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直线法按18年摊销,无残值。假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18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500
——公允价值变动3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
贷:投资收益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33.33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33.33
(2)甲公司于2012年10月以一批自产产品与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置换,资产置换日,甲公司该批自产产品的成本为8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丙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92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万元。换入后的资产均不改变使用用途。假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
贷:库存商品800
借:存货跌价准备50
贷:资产减值损失50
要求:根据资料(1)和(2),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有关会计差错的更正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前期差错处理,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不考虑所得税费用和盈余公积的调整,损益科目合并结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