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声乐艺术实践中有多组矛盾关系,或存在于歌唱状态的巩固中,或存在于对作品的理解与表现中,或一直贯穿于从歌唱状态的巩固到作品的艺术表现这一全过程始末的。认识不到这些矛盾中的辨证关系,或不能正确地把握和处理这些关系,就很难使从歌唱状态的巩固到完整的作品艺术表现这一过程得以顺利地进行。而对于在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割裂开来分析,只有从宏观上去阐述和论证声乐艺术实践中所存在的矛盾及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对于声乐艺术实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声乐艺术,从而对声乐艺术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本文中,作者将分五个部分,从自身的视角进行一次全面的论述。 一、紧与松 紧与松是我们在声乐教学和实践中经常会用到的专业用语。学生对紧与松的不准确的理解将会使学生在歌唱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我们所说的紧是指歌唱相关部位要保持的积极、兴奋的状态,而不是僵硬、僵死。我们所说的松是指妨碍歌唱发声的部位的放松,而不是指身体与心理的松垮和松懈。"紧"与"松"都是相对的。只有有关部位的"紧"才能保证其他部位的"松",在紧与松之间要保持适度的原则。 二、记忆积累与歌唱状态的巩固 歌唱状态的巩固过程是一个对正确的声音形象的不断进行记忆的积累过程。记忆的一般性规律同样适用于声乐学习。不同的记忆方法对于歌唱状态的建立和巩固有着不同的作用。合理、科学地利用记忆的规律,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渠道的记忆方法,使得我们对正确歌唱状态的记忆更加牢固并能够对其更加准确地再现,而且使这一过程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地缩短。 三、声与情 没有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精湛的演唱技巧,完美地表现声乐作品就成了空谈。但不能把声乐技巧就等同于声乐艺术,只有情感的投入才能使声乐技巧焕发光彩,使作品展现其艺术魅力。割裂了技术与情感的关系,就不是完整的声乐艺术。 关于"以声传情"还是"以情带声"的问题,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其实却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情带声"强调的是感情、情绪对声音技术、技巧的能动的影响作用,而"以声传情"则强调了声音技术、技巧对情感表现的基础、决定性作用。以情带声是一种方法、手段,而以声传情则是最终的目的。 四、教与学 声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又要有适度的超越。教学中要营造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能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学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自己身上。 五、审美修养与艺术表现 歌唱者要具备良好舞台气质,文中的气质是指演员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审美趣味、情操和意识通过形体综合表现出来的那种神韵。一位声乐演员气质水平的高低,标志着其综合艺术修养的水平。 关于声乐中的几个审美问题的思考。①自然美,自然美是声乐技术的最高境界。②个性美与多样美,个性即风格,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个性,个性的突出也是一个人艺术成熟的标志。只有实现了国内声乐艺术的多样化,才能真正实现其与世界接轨,并在世界的声乐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艺术表现得以实现的过程,离不开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在对正确的声音状态的把握和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与表现的过程中,它始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