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821生物化学(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氨酰-tRNA 合成酶(aminoacyHRNAsynthetase )。

【答案】氨酰合成酶是指能高度特异地识别氨基酸和tRNA 两种底物的酶,反应消耗

的酶。 ATP 。催化氨基酸与tRNA

2. 氢键(hydrogen bond)。

【答案】氢键是稳定蛋白质和DNA 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由电负性强的原子与氢形成的基团如N-H 和O-H 有很大的偶极矩,成键电子云分布偏向负电性大的原子,使正电荷的氢原子在外侧裸露。当带正电荷的氢原子遇到另一个电负性强的原子时,就产生静电引力,而形成氢键:X-H „Y 。

3. 剪接体

等)和蛋白质因子(约100【答案】

剪接体是指由小核

多种)动态组成识别RNA 前体的剪接位点并催化剪接反应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

4. 基因内校正(intragenic suppressor)。

【答案】基因内校正是指发生在与起始突变相同的基因内的校正突变。

5. 球状蛋白。

【答案】球状蛋白是指多肽链所盘绕成的立体结构为程度不同的球状分子的一类蛋白质。

6. 生物转化作用。

【答案】生物转化作用是指机体将体内的非营养物质(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毒物等及肠管内细菌的腐败产物)在肝脏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这些物质生物活性或毒性降低甚至消除的过程。

7. 异促效应。

【答案】异促效应是指非底物分子的调节物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8. 冈崎片段

【答案】冈崎片段合成的一组新的短

为 是指在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沿着后随从链的模板链个核苷酸残基。这些新的短片段片段。其长度在真核与原核生物当中存在差别,真核生物的閃崎片段长度

第 2 页,共 51 页 个核苷酸残基,

而原核生物的长度为

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冈崎片段的发现为

复制的科恩伯格机理提供了依据。

二、填空题

9. 代谢物在细胞内的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在体温下进行;需要有酶的催化;经过电子传递链;伴随有脱氢和

【解析】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体内分解与在体外燃烧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在体温下进行、需要有酶的催化、经过电子传递链、

并伴随有脱氢和

10.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的排列顺序(从底物到氧)为_____。 【答案】

11.维生素D 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_____代谢,与_____生长有关。

【答案】钙磷;骨骼

12.脂肪酸的分解(氧化)和合成分别在_____和_____(细胞部位)中进行。脂肪酸合成所需还原力的主要来源是_____和_____(产生的途径和方式)。

【答案】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磷酸戊糖途径;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13.6-磷酸果糖激酶I 的正性别构效应物是_____。 【答案】

14.生物膜的结构目前人们广泛接受的模型是_____。组成生物膜的主要脂类是_____。

【答案】“流体镶嵌”模型;磷脂

【解析】生物膜主要是由蛋白质(包括酶)、脂质和糖类组成,此外还含有水、金属离子等,构成生物膜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等,其中以磷脂为主要成分,分布很广。目前,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模型有脂双层模型、三夹板模型、单位膜模型、流体镶嵌模型等不下数十种,其中“流体镶嵌”模型仍然得到比较广泛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它突出了膜的流动性,认为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按二维排列的流体;二是它显示了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

15.1986年,R.A.Lemer 和P.G.Schultz 等人发现了具有催化活性的_____,称_____。

【答案】抗体;抗体酶

16.构成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中心的催化三元体由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充当广义酸催化剂的是_____,其广义碱催化剂的是_____。

【答案】Asp ; His ; Ser ; Ser ; His

第 3 页,共 51 页 的还 的还原。

17.乳酸脱氢酶(LDH )是_____聚体,它由_____和_____亚基组成,有_____种同工酶,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组织。

【答案】四;H ; M ; 5; 心肌

18.主动运输需要_____和_____才能逆浓度梯度转运物质。

【答案】载体蛋白;

代谢能

三、单选题

19.6-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别构激活剂是( )

A.1,6-双磷酸果糖 B. C.

D.2,6-双磷酸果糖

E.3-磷酸甘油

【答案】D

20.以下( )不可能出现在蛋白质结构中。

A. 二硫键

B. 磷酸酯键

C. 糖苷键

D. 磷酸二酯键

E. 配位键

【答案】D

21.联合脱氨基作用所需的酶有( )

A. 转氨酶和D-氨基酸氧化酶

B. 转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

C. 转氨酶和腺苷酸脱氨酶

D. 腺苷酸脱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

E. 以上都是

【答案】B

【解析】联合脱氨基作用是转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联合作用,是肝、肾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的重要途径,其逆反应也是非必需氨基酸合成的途径。

22.调节三羧酸循环运转最主要的酶是( )

A. 丙酮酸脱氢酶系

B. 乌头酸酶

第 4 页,共 5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