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晶面族
【答案】晶面族是对称关系(原子排列和分布,面间距)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等同晶面,用{hkl}表示。
2. 致密度
【答案】致密度是表示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是衡量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的参数,致密度越大,晶体中原子排列越紧密,晶体结构越致密。
二、简答题
3. 指出铁素体、件有什么不同?
【答案】(1)铁素体为间隙固溶体,晶格类型与溶剂同,溶质碳原子溶于晶格间隙中;CuZn 为电子化合物,属复杂晶型;子位于晶格间隙中。 (2
)晶型改变。在
4. 已知镁
都是由过渡族元素与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碳原子组成,都是尺寸因素起
形成时溶质碳量少,晶型不变,而后两种碳量较多,
所以形成简单晶型。
中,
所以形成复杂晶型;在TiC 中,
主要作用,其形成条件不同之处在于,
为间隙化合物,属复杂晶型;TiC 为间隙相,面心立方结构,碳原
各是什么类型的合金相?并比较铁素体、
的形成条
单晶在孪生时所需的临界分切应力比滑移时大好几倍,试问,当沿着镁单
可能的滑移方向均垂直于[0001],
所以[0001]在
钝角区,孪生时会增长。因此在沿[0001]
晶的[0001]方向拉伸或压缩时晶体的变形方式如何? 【答案】镁单晶的滑移系统为所以此时不发生滑移;
方向拉伸时会发生孪生,孪生使晶体位向发生变化,因而可能进一步滑移;而压缩时,滑移和孪生都不能发生,晶体表现出很强的脆性。
5. 高分子材料按受热的表现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试从高分子链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答案】热塑性:具有线性和支化高分子链结构,加热后会变软,可反复加工再成形;热固性:具有体型(立体网状)高分子链结构,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能熔融,一旦定型后不能再改变形状,无法再生。
6. Cu-Zn 组成的互扩散偶发生扩散时,标志面会向哪个方向移动?为什么?
【答案】Cu-Zn 组成的互扩散偶发生扩散时,标志面会向Zn 端移动。这是因为,
从而产生柯肯达尔效应。
7. 请在Mg 的晶胞图中画出任一对可能的双滑移系统,并标出具体指数。 【答案】Mg 为HCP 结构,其滑移系统为滑移系统:
图中标出一组可能的双
图
8. 在晶体中插入附加的柱状半原子面能否形成位错环?为什么?
【答案】不能形成位错环。假设能形成位错环,由于插入的是附加的柱状半原子面,则该位错环各处均为刃型位错,根据刃型位错的
则该位错环每一线元对应的b 应沿着径向,也就是说环
上各线元对应的b 不同,这与一条位错线只有一个b 相矛盾。
三、计算题
9. 沿银单晶(bcc )的棒
轴
方向拉伸,使其发生塑性形变,设铌单晶的滑移面为{110},
请确定:(1)初始滑移系统;(2)双滑移系统;(3)双滑移开始时的切变量(4)滑移过程中的转动规律和转轴;(5)试棒的最终取向(假定试棒在达到稳定取向前不发生断裂)。 【
答
案
(2)双滑移系统为(3)令因此,
可见晶体取向为[304], 双滑移开始时的切变量
所以双滑移后F
点沿
因此
同时也转向
转
边可见,
】
(
1
)
铌
单
晶
为
bcc
结
构
,
(4)双滑移过程中的规律:试样轴既转向轴
移动。
(5)设稳定时取向为
,由《=[000]可知,
试棒在达到稳定时的最终取向为[101]。
合成转轴为
10.已知纯铜的滑移系的临界切应力为1MPa , 问: (1)要使(2)要使
面上产生[101]方向的滑移,则在[101]方向上至少需施加多大的应力? 面上产生[110]方向的滑移,则在[110]方向上至少需施加多大的应力?
两个滑移系无论是加多大的力都不能滑移,这是因为第一个滑移系中外力与滑移面垂直,第二个滑移系中外力与滑移方向垂直,因此无论是加多大的应力两个滑移系都不会开动。
11.绘出(110)、(112)、(113)晶面的晶带轴,并写出其具体的晶向指数。 【答案】设晶带轴为[U,V ,W],则由晶带轴定理有:
晶面及晶带轴示于图。
【答案】因为:
图
12.简述二元系中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特点,并计算其各相平衡时的自由度。 【答案】(1)特点
①共晶反应:液相同时凝固出两个不同成分的固相,两固相相互配合生长,一般长成片层状。 ②包晶反应:液相与一个固相反应生成另一个固相,新生成的固相包住原有的固相,反应需要固相中的扩散, 速度较慢。
③共析反应:共析与共晶相似,只是母相是固相,即一个固相同时生成另两个不同成分的固相。 (2)这三种反应出现时,自由度都是0,即三相成分固定,温度也固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