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南大学语言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2.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二、简答题
3. 请说明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答案】(1)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中的主要东西,是词汇中稳固的部分,而一般词汇则是词汇中流动的部分,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地得到丰富和充实。
(2)在词汇的发展中,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互相影响的。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发展的基础,利用原有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构成的新词不能脱离基本词汇中的词。在基本词汇基础上产生的新词,开始的时候都是一般词汇中的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中有些词也可以进入基本词汇,使基本词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4. 请举例说明近几年来网络词语的特点。
【答案】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几年来,网络词汇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网络词语最大的特点。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膛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造性体现在词汇上就是对己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
创造。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 “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
(2)形象性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
(3)诙谐性
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络常为有闲情人士所光顾,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 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
(4)经济性
由于网络交际所依赖的手段的特殊性,网络语言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特征。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5)粗俗化
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滚滚洪流中,还哨然涌动着一股小小的浊流:语言的粗俗化。如今的网络可以说充斥着粗俗、轻桃的语言,如“TMD (他妈的)、WBD (王八蛋)”等随处可见。
5. 词法和句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案】(1)区别: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称作词法。组词成句的规则称作句法。两者是不同的语法规则。
(2)联系: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联系。
①词总是以确定的语法上的形式进入句子的。
②组词成句的某些特点决定于词法。
③词法和句法是互相补充的。
6. 什么是音位变体? 音位的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有什么不同?
【答案】(1)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称作这个音位的变体。音位变体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种。
(2)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音位的条件变体是在一定语言中各有一定的出现场合而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
7. 为什么说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答案】(1)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任何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死亡都是与一定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死亡息息相关的。在语言研究中利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成就固然是语言学的一个进步,但无论怎样地研究语言都不能改变语言是社会现象这一事实。语言除了具有社会属性之外,还具有自然属性。但是,语言的一切自然属性都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任何语言都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被创造的,而且是经过许多时代由全社会创造出来的。当然,人们也不能抹煞个人在语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既然社会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那么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个人在语言发展中就会有一分作用。语言中的创新在得到社会公认而普遍使用之前,总是先出现在少数人的言语中的。
8. 字与词的关系怎样?
【答案】文字中的每个字,都有一定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从记录的音节数目来看,它既可能只有一个音节,也可能有几个音节。如英吉利文字中的"bicycle" ,字形——"bicycle" ,字音—
[baisikl],字义——“自行车”,记录三个音节。而我国的汉字则是另一种情况,一个字原则上只记录一个音节,而汉语的词既有单音节的,也有复音节的,所以一个汉字可能记录一个词(如“红”
,也可能只记录一个词素(如“捍”;此外,还有少数的字并未记录完整“笑”“树”)“溉”“铿”)
的语言成分,要几个字合起来才能记录一个词或词素(如“首藉”)中的“首”“藉”、“孑”中的“孑”“”、“卡宾枪”中的“卡”“宾”。
9. 术语在词义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科学术语一般都是单义的,并且没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例如“政治”“原子”“分子”“元音”“辅音”“导弹”“火箭”等,这是科学术语的最大特点。但是每个科学技术部门本身都是一个系统,它所采用的术语因之也构成了一个系统。不同的科学技术部门采用同一个词为术语并不是术语的歧义的表现。
10.举例说明长短音区别意义的作用。
【答案】音的长短在语言里也有作用。但语言中,重要的小在音的实际长度,而在这个音和别的音比较起来是长些还是短些。元音和辅音都有长短的分别,例如英语“heed" (注意)中的元音要比"hid" (藏)中的元音长,"sin" (罪)中最后的辅音要比"seen" (看见)中最后的辅音长。但通常起作用的是元音的长短。
三、论述题
11.“友人、友好、净友、网友、粉友”中的“友”字用法是否相同,分析“友”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意义和用法的变化。
【答案】(1)“友”意义的变化
①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