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教学策略,二语习得

  摘要


近些年来,高校公共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还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投入和收益差距较大。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论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低效现状,基于前人的研究,以有效教学和二语习得理论基础,立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微观领域,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等方法,了解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系统、深入地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促进大学英语整体教学质量。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一、首先指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基于文献资料分析,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由此提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较为严重,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我国本土化的外语学科教学理论,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师认识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从而加速其对自身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构建,进而改进课堂教学中那些低效或无效行为。二、阐述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论。以“有效教学”为视角,探讨现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崭新理念,提出了评价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三个标准,即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掌握标准、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标准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标准。基于二语习得理论,探讨第二语言习得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系,并由此得出两点重要启示:改革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可理解的第二语言的输入;创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注重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三、探讨选择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指出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外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大学生认知风格、大学英语教师教学风格、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四、探讨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指出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具备交际性、互动性、实践性、文化性和情感性等基本特征。五、基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要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加大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寻找一整套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六、基于课堂教学实践,重点论述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七大策略,即课堂组织、课堂激励、课堂提问、精读教学、词汇教学、听说教学和写作教学等七个方面的策略。这些策略均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证明较为有效。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课堂教学的微观视角,运用行动研究的有关方法,进行本土化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其次,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较为全面地梳理了相关文献,深入探讨了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这些策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基于课堂教学微观角度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范围的研究,而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涉及教师的教,它涵盖了教与学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因此,将来的研究可从更大的范围来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